《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pdfVIP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T 5620—XXXX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制动系统和装备 — 总则 1 4 制动系统分类 2 4.1 按供能方式分类………………………………………………………………………………………2 4.2 按传能方式分类………………………………………………………………………………………3 4.3 按传输方式分类………………………………………………………………………………………4 4.4 汽车列车制动系统分类………………………………………………………………………………4 5 制动系统组成 5 6 驾驶员支持控制制动系统 11 7 制动现象 14 7.1 对制动性能有潜在影响的衬片特性 14 7.2 车辆制动现象 15 8 制动衬片试验 16 9 制动力学 17 10 压力……………………………………………………………………………………………………… 27 11 附加定义………………………………………………………………………………………………… 2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动器放大因数 3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的估算 35 参考文献 36 索引 37 I GB/T 5620—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5620-2002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与GB/T 5620-2002相比,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制动系统中增加了缓速制动系统及其控制装置类型(见3.2.4); ——增加了按传能方式分类的制动系统术语和定义(见4.2); ——将制动器部件的相关术语调整到制动系统组成章节中(见5.5.1,2002 年版的第9 章); ——制动系统组成术语中增加了“缓速器分类”、“辅助耗能装置”等术语及其定义,汽车列车制 动系统分类中删除了“非连续制动系统”术语及定义(见、5.14,2002 年版的5.3.5); ——修改了“缓速器”的定义,增加了“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 “水力缓速器”、“静力 缓速器”、“永磁缓速器”、“再生制动缓速器”、“机械再生制动缓速器”等类型缓速器的 术语及定义,删除了“摩擦式缓速器”术语及定义(见.1、.3、.5.1、 .5.2、.6.2、.6.3、.7,2002 年版的); ——增加了“牵引控制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制动保持和释放辅助装置”、“智能化自 巡航控制系统”、“耦合力控制系统”等术语及其定义(见6.2、6.3、6.4、6.5、6.6); ——将有关制动衬片表面状态的术语调整到制动现象一章中(见7.1,2002 年版的9.5); ——与制动力学相关的术语中增加了“制动实施”、“制动作用”、“制动释放”、“作用开始”、 “夹紧”、“制动释放位置”、“制动性能”、“制动滑移率”和与摩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9.2、9.3、9.4、9.5、9.6、9.7、9.8、9.18、9.19、9.20); ——将与压力相关的术语单独列出(见第9 章,2002 年版的6.4)。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611:2003 《道路车辆-汽车和挂车制动-词汇》(英文版)。本标准 与ISO 61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用GB/T 3730.1 替代了ISO 3833:1977; ——为符合汉语表述,部分术语表述按汉语表述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请注意本文件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