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四
文言文阅读四
学习目标
了解以下文言句式的特点:推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
后置〕
学习过程
一、 学方法二、 读文本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
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一.根底学问及运用。
给以下字注音。
猷 笃 了不悲 舆 恸
2.解释加点的字。
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
何以都不闻消息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
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
因恸绝良久
3.用“/“画出以下句子的停顿。
①因恸绝良久 ②月余亦卒 ③子敬素好琴 ④便径入坐灵床上
⑤便索舆来奔丧 ⑥此已丧矣 ⑦何以都不闻消息 ⑧都不哭4.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①.何以都不闻 消息?
② 便径入坐灵床上。
③ 月余亦卒。
5.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一样的是〔 〕 A.赶尽杀绝 B.哀思欲绝 C.绝无此意 D.奇特绝伦7.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良“一样的是〔 〕
A.除暴安良 B.认真良苦 C.消化不良 D.良莠不齐
8.翻译以下句子
①.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答:
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答:
③.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yóu dǔ liǎo yú tòng
2.俱 :都。而:顺承,不译 何以:以何,为什么。了:完全。索:要。舆: 轿子。 素:一向。 径:直往。既:已经。 绝:气息中止。
3.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便/索舆来奔丧 此/已丧矣 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不哭
4.子敬 子猷 子猷
5.本文选自 《世说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南朝宋的文学家。
6.B 7.B 8.略
9.由“都不闻消息“推断子敬肯定已经死了。 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子猷从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由于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觉察琴因仆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哀思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 恸绝良久“
“不调“既是写实际状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王子猷极度哀痛的心绪。
略
围绕“生病和哀思“谈。
略 《管宁割席》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16.略翻译
16.略
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肯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哀痛的样子。就要轿子来去探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始终宠爱弹琴,〔子猷〕始终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
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 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 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像,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 〔 〕 〔2〕齐人固善盗乎〔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晏子避席对曰〔 〕
〔5〕酒酣 〔 〕 〔6〕左右对曰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译文: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像,其实味不同。译文:
楚国君臣承受了怎样的计策来污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答复)
答:
答:
4.晏子的答复,表达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答:
参考答案:
1、1、同“嬉”,可玩笑。 2、原来 3、用
4、离开座位,表示严峻。5、畅快 6、答复
2、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像,它(果实) 味道是不同的。
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有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方、类比等反对方式还击了楚王的无礼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