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2022立秋的古诗四句介绍_立秋有哪些习俗
2022立秋的古诗四句介绍 1、《立秋》宋朝·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朝·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3、《立秋日》宋朝·刘翰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4、《玉楼春·立秋》明朝·叶纨纨 微云日暮庭花紫。一叶飘轻淡罗绮。扇惊长信泣佳人,山冷苍梧悲帝子。楼前莫问相思字。深院萤飞照砧杵。西风燕去几时归,秋梦芙蓉江上水。 5、《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唐朝·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6、《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唐朝·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7、《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宋朝·杨万里 雨後林中别檨凉,意行幽径不知长。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8、《立秋二首·对酒聊同楚人醉》宋朝·张耒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9、《立秋後》宋朝·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10、《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小娃犹记喜归时》宋朝·张镃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11、《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上得城来眼顿明》宋朝·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12、《伏中苦热闻立秋将至成绝句催之》明朝·黄淮 闻说新秋次第来,先期特地遣诗催。要凭严令驱残暑,散作清凉遍九垓。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几个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秋,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日 ~ 8月9日交节。立秋时节,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而阳气则由“长”转“收”。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虽然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各地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事实上,由于立秋常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此时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故有“秋老虎”之称。 立秋有哪些习俗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对于耕农的人们来说,秋天意味着一整年的收获,也是好的意头的节气。 立秋的来历 “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对于立秋,更多是有利农事的收获。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因此也称之为”立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