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第1 课 放大镜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它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有很多用途。太阳光经过凸透镜时会
会聚。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
楚。
(2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 、放大镜是一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的装置,由镜柄和镜片组成。其镜片是透明的,中间比较厚,四周比较薄。
5、放大镜的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的图像的倍数也越大,观察到的视野也
就越小。
6、放大镜的特点:(1)中间厚(2 )边缘薄(3 )透明
7、人们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透明水晶磨制而成。在13 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造出了能增进
视力的眼镜。
8、借助放大镜能观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蓝、绿、红三种颜色组成。
第二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他的脚的构造有关。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蝇的眼睛是复眼。每只复眼都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3、蟋蟀的 “耳朵”长在足的内侧。
4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5、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蟋蟀、蝗虫的触角是丝状的;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天牛的触角是鞭状的;蚂蚁的触
角是膝状的。
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 “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的多。
7、蚜虫个体小,在嫩枝上吸食汁液,孤雌生殖;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第三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
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在显微镜下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
4 、制作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重新结晶后的晶体,比原来的要小。
5、晶体的举例:食盐、白糖、碱面、雪花、钻石、水晶、柠檬酸、维生素
C 等。玻璃不是晶体。 fo
第四课 怎样放得更大
1、在17 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 r
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图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s
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是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o
2、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然后调整两 m
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再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固定。 e
t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h
in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镜300 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4 、再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观察工具的发展史: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
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
术
第五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663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