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社会学理论》;
本课程包含“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西
方现代社会学理论”和“西方当代社会学”三个
基本组成部分。在本校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中
分别以“西方社会学理论”和“当代西方社会学
理论”两门课程命名。讲授时间为1年,每个学期
为2个学分,且均为必修课程。 ;一、课程目的、任务
社会学作为一门源于西方的学科,其学科的
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史。本课程将紧密联系西方的社会现实,阐述和
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
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
方社会学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二、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整合与颠覆和
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当代转向两个组成部分,是
社会学专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学科特征的重要
体现,尤其对19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发展的最
新转向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论梳理和总结。;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知
识外,重点在于体现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
和前沿性,并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为本科
生讲授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流派及其代表
性人物 。尤其率先讲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的
最新转向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创新性。 ;四、教材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古典传统与
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江西
人民出版社,****年版。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讲 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一、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2、理论溯源
二战结束至1960年代中期,以帕森斯为主要代表
的结构功能主义是美国社会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
论流派。自6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社会中出现的
一系列剧烈变动,促使社会学理论家重新思索社
会学方向,各种新理论纷纷兴起,向帕森斯的“巨
型理论”发起冲击。
;其中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为主要
代表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猛烈抨击帕森斯理论中侧重对社
会结构分析的方面,强调对个体行动和行为的分析,要
求恢复个体的创造性和自由。
以冲突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宏观社会学理论,主要指责帕
森斯过于重视秩序、和谐和稳定,忽视冲突、强制和变
迁,要求社会学更加注意社会变迁中的暴力、革命、权
力等物质结构。这些理论在70年代逐渐取代了帕森斯理
论而占居主导地位。
; 与此同时,在这些理论之间又形成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和民俗学方法论为一方,以冲突理论为另一方的“微观/宏观大分裂”,就社会行动、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本身暴露出上述诸理论自身的致命弱点──偏执一端而缺乏综合性。
;
从70年代后期起,帕森斯理论中强烈的综合意识又重新引起社会学界的兴趣,各种理论内部开始出现试图进行新的综合的种种尝试。新功能主义正是力图以批判地继承帕森斯理论遗产,开辟一条新的综合之路而产生的。;3、新功能主义的特点
①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既强调与帕森斯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新功能主义者还重新解释了帕森斯理论,以此矫正反功能主义的偏颇。;②对1970年代的各种反帕森斯理论的流派保持开放态度,力图在功能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整合上述理论。针对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民俗学方法论等理论的微观分析,新功能主义力图通过重建帕森斯的行动理论来综合其理论洞见,并探索微观个体行动和宏观社会结构及制度的连结环节。对宏观社会学领域的冲突理论,新功能主义主张在保持帕森斯“规范秩序”的前提下,强调对权力、战争、强制、冲突等问题的分析,并把社会变迁分析纳入帕森斯的“分化”理论中。;③新功能主义尚未具备统一的理论形态。被归在新功能主义名下的社会学家,老一辈的有R.N.贝拉、A.英克尔斯、N.J.斯梅尔塞等人,新一代的有亚历山大、S.N.艾森施塔特、N.卢曼、W.施卢赫特等。除了具有共同的理论传统外,在许多问题上持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新功能主义只能说是以超越战后社会学发展之第一阶段和建立新的综合理论为目标的尝试。;二、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Jeffrey C. Alexander is the Lillian Chavenson Saden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Yale University. With Ron Eyerman, he is Co-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Cultural Sociology (CCS). Jeffrey Alexander works in the areas of theory, culture,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