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药的基本知识第1页/共24页
给药的基本知识重症监护室 李焕芳第2页/共24页
药物疗法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领域的严肃工作,给药是药物疗法具体执行过程的综合,包括合理的给药方案、具体的给药技巧、评价给药效果。为了保证准确、安全而有效地给药,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参与病区药物管理,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与技术,促进药物疗效的发挥,指导病人正确用药。第3页/共24页
一.药物的种类 1.内服药:片剂、丸剂胶囊、溶液、合 剂 、 2.注射药:水剂、油剂、粉剂、结晶、混悬液 3.外用药:软膏、酊剂、滴剂、栓剂、粉剂、洗剂 4.其他类:如新颖的粘贴敷片、胰岛素泵等。第4页/共24页
二.药物的领取1.病区设有药柜,存放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按期根据消耗领取合补充。2.剧毒药、麻醉药,病区内设有固定数,使用后凭处方和空安跑领取补充。3.日常用药:根据医嘱由中心药房专人负责配药、核对,病房护士负责再次核对并领取。第5页/共24页
三.药物的保管1.药柜位置符合要求并保持整洁 药柜应放在通风、干燥、光线明亮并避免阳光直射处2.药物应分类存放3.药瓶标签明确:内服药-蓝标签 外用药-红标签 剧麻药-黑标签4.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第6页/共24页
5.根据药物不同性质分别保存(1)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以及芳香性药物均须装瓶密盖保存。如乙醇、干酵母、糖衣片等。(2)易燃易爆的药物,须密闭并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以防意外。如环氧乙烷,乙醚,乙醇等。(3)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用深色瓶盛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置于阴凉处。如维生素c 、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4)遇热易破坏的药物,应置于干燥阴凉(约20 ℃)处或按要求冷藏于2一10℃的冰箱内。如疫苗、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5)病人个人专用药,应单独存放并注明床号、姓名。第7页/共24页
四.如何判断药物已变质1.胶囊剂: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2.丸剂:变形、变色、发霉、臭味3.药片:花斑、发黄、发霉、松散、结晶4.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花斑、黑色、崩 裂、粘连、发霉5.冲剂:受潮、结块、溶化、变硬、发霉6.药粉:吸潮、发酵、变臭第8页/共24页
7.药膏:油水分层、有异臭8.内服药水:尤其糖浆剂,应澄清,有絮状物、沉淀物、发霉、变色、产生气体9.眼药水:除极少数为混悬液,一般应澄清,不可有纤维、有浑浊、沉淀、变色10.注射液:变色、混浊、沉淀或结晶第9页/共24页
五.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1.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指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剂型、药物分子大小、药物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及给药部位生理状况等影响着药物的吸收。第10页/共24页
a.水溶性的比油剂、或固体剂型吸收快;b.静脉给药吸收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c. 给药部位血流加速可增加吸收率,血流减慢则吸收减少。第11页/共24页
(2)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指药物随血液循环向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血液循环、脏器血容量、血浆蛋白结合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脂肪含量、药物对组织脏器的亲和力等影响药物的分布。第12页/共24页
(3)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指药物进入作用部位与组织细胞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活性,易于排出的过程。凡是影响肝脏功能的因素也将影响药物的代谢。第13页/共24页
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代谢产物自机体排除体外的过程。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胆道、汗腺、肺、肠道等也可排除某些药物,这些部位的异常或病理改变,均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导致中毒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第14页/共24页
2.个体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年龄与体重:一般药物用量与体重成正比。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欠缺,如果应用氯霉素就可能导致灰婴综合征,应用吗啡将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衰退,药物清除率下降,各种药物的半衰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第15页/共24页
(2)性别: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女性较男性敏感。月经期禁用泻药、子宫收缩药;妊娠期、哺乳期慎用药。第16页/共24页
(3)身体状况:疾病的进展程度、并发症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发热病人比体温正常的病人对解热镇痛药物敏感;当肝肾功能受损,药物代谢排泄慢,易致药物中毒。第17页/共24页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某些药物的药效同样有很大影响。临床对“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药物效应”的研究表明,同一种药物价格越贵,患者常常认为质量好、疗效好,用药后效果也就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