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茎基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第1页/共28页
一二三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检查评价四复习思考根、茎基部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第2页/共28页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生产基地了解根、茎基部病害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病的目的。任务提出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②能识别根、茎基部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③能调查根、茎基部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能力目标第3页/共28页
1.地点:园林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2.材料:幼苗猝倒病、兰花白绢病等各种病害为害状、盒装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3.工具:显微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各种防治病害的器具、药剂等。准备工作工作任务实施 第4页/共28页
一、根、茎基部病害认知根部病害种类较多,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以及根朽病、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等,主要危害幼苗的茎基部、根部,也为害成株基部。常见的病害为苗木猝倒病。根、茎基部病害概述第5页/共28页
1.症状识别种芽腐烂型:种芽还未出土或刚露出土,即被病菌侵染死亡。猝倒型:幼苗出土不久,嫩茎尚未木质化,病菌自茎基部侵入,受侵部呈现水渍状腐烂,幼苗迅速倒伏,此时嫩叶仍呈绿色,随后病部向两端扩展,根部相继腐烂,再后全苗干枯。苗木猝倒病二、苗木猝倒病的识别与防治第6页/共28页
症状识别立枯型,也称根腐型:幼苗木质化后,苗根染病腐烂,茎叶枯黄,但死苗站着不倒,而易拨起,也称根腐型。 。叶枯型:发生在苗木生长后期,由于苗木过于密集,苗丛内光照不足,苗木下部叶片染病腐烂枯死,常造成苗木成簇死亡。第7页/共28页
第8页/共28页
幼苗立枯症状第9页/共28页
立枯病第10页/共28页
2.病原识别引起本病的原因,可分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侵染性病原,主要是腐霉菌、丝核菌和镰刀菌;非侵染性病原包括以下因素:圃地积水,造成根系窒息;土壤干旱,表土板结;地表温度过高,根颈灼伤;还有农药污染等原因。第11页/共28页
越冬状况传播方式其他特点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长期连作感病植物,土壤中积累了较多的病原菌:种子质量差,发芽势弱,发芽率低;幼苗出土后遇连阴雨,光照不足,幼苗木质化程度差,抗病力低;在栽培上播种迟、覆土深、揭草不适时、施用生肥等。3. 发病规律病原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再侵染。第12页/共28页
选好种育壮苗应采取以栽培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加强栽培管理 不选用瓜菜地和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地作为圃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推广高床育苗及营养钵育苗,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苗木猝倒病综合防治第13页/共28页
注意消毒药剂防治 幼苗出土后可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土壤消毒选用多菌灵或配成药土垫床和覆种; 种子消毒用0.5%高锰酸钾溶液(60℃)浸泡2h。第14页/共28页
1.症状识别发病始自兰株近地茎部,初呈黄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后变褐至黑褐色腐烂,并在根际土壤表面及茎基部蔓延,破坏茎部并感染幼叶和根部,叶鞘、根群产生白色菌丝;被害部位呈水渍状,腐烂变软,发黑,直至叶片枯萎,病菌扩散至假鳞茎,菌核由白色变为赤褐色至茶褐色坏死,严重时整株叶丛枯死。兰花白绢病三、白绢病的识别与防治第15页/共28页
兰花白绢病“白绢”状物第16页/共28页
兰花白绢病第17页/共28页
兰花白绢病第18页/共28页
第19页/共28页
越冬状况传播方式其他特点以菌核在土中或肥中及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在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菌丝也可在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 。菌核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在土中可存活数年,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溅射和施肥传播。土壤偏酸,发病最严重,高温多湿天气易诱发病害。4至5月开始侵染,6至8月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迅速,导致被害兰株烂枯死亡。2. 发病规律菌核翌年萌发,在土中蔓延,从兰叶基部侵入为害。 第20页/共28页
改变酸碱度基质土壤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根际和土壤,撒在病株根茎处,可抑制病情蔓延传播。土壤消毒 在基质中拌入1/10体积比的草木灰,或浇施0.3%石灰水将pH值调高,使之达到6.5左右,可减少白丝绢病的发生,效果明显。白绢病综合防治第21页/共28页
第22页/共28页
第23页/共28页
撒草木灰药剂防治 发病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2版).ppt
- 建房包工不包料合同书.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可能性第一课时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数字心盛量表的信效度与测量等值性.docx VIP
- 2025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热点复习:表观遗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pptx VIP
-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考研资料之中国古代文学复习指要.pdf V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详案版).pdf VIP
- EZVIZ萤石智能锁 执手系列-DL20系列CS-DL20VS-BrB1N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民航安全检查实务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