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docVIP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 班级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答……………………………………………………题…………………………………………线……………………… 线………………………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妥帖  契约(qì)  诲人不倦 B.拖沓(tà) 简陋 譬如(bì) 颠沛流离 C.亵玩(xiè) 修茸 累赘(lěi) 如释重负 D.露宿(sù) 垦切 鸿儒(rú) 不耻下问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困难终于解决了,我如释重负。 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 C.同学们要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少儿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就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 ②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 ③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 ④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⑤究其原因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 A.②③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④①②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改句:那树虽然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但是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 B.原句: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原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改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D.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下列关于本诗主题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门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第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第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7.下列关于本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本诗的结尾句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D.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2题。(12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③齑(jī):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8.下列句子朗读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_z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