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1研究背景 2
2车用防振橡胶部件的构成与应用 2
3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3
3.1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机理 3
4结论 5
文2:深低温冷冻与常温储骨对皮质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5
1 材料与方法 6
(1)弯曲试件: 7
(2)压缩试件: 7
1.3 实验条件及方法 7
1.3.1 实验条件 7
1.3.2 实验方法及生物力学参数测定。 8
1.3.2.1 将修整好的弯曲试件在Itron 11 8
1.3.3 统计学处理 9
2 结果 9
3 讨论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正文
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文1:橡胶衬套对悬架弹性运动与整车转向特性影响的研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橡胶工业从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发明硫化法至今已170多年,期间,英国人邓禄普在1887年发明了充气橡胶轮胎,成为推动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⑴;相应的其它橡胶部件也陆续被大量应用到了机械工业产品中,尤其是各种交通工具如航空器?轨道车辆?及地面车辆等,主要应用目的是防振?工业上的防振檢胶最早出现在1932年,金屈与橡胶的粘结强度和可靠度在当吋已达到非常成功的水准?以1937年以后的F丨本为例,防振橡胶首先被应)H到了螺旋菜飞机的发动机支架上,之后随着在战期积絮起来的橡胶防振技术,于1946年?1947年分别被应用到了卡车?公共汽车上,1951年以后又被应用到机车车辆的转向架上,1955年以后日本轿车工业步入正轨后,防振橡胶真正被得到极大应用[2]?我国的橡胶工业在1949年后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橡胶部件的产量已步入世界生产大国之列?
2车用防振橡胶部件的构成与应用
防振的本质是减少或消除源振动,但又不可能完全消除,必须考虑采用其他振动控制措施,即使用各种防振部件,特别是防振橡胶部件,包括NR天然胶以及PUR聚氨酷等弹性材料都可作为车用的防振橡胶?其选用原则一般是:发动机悬置或悬架衬套等使用天然胶?顺丁或丁苯胶;耐油性零部件如油管支架等使用丁腈胶;耐候性零部件如球销衬套等使用氯丁胶;有耐热性要求的排气消声管吊耳等使用三元乙丙胶;阻尼性要求大的使用丁基胶;减震器支架等一般使用聚氨醋?车用防振橡胶部件在实际使用时通常是带有刚性圈的零件,起到连接与支撑作用,同时也会影响防振檢胶的减振性能?对于车用防振檢胶中的刚性圈,使用的主要材料有招合金?合金钢或工程塑料等?以工程塑料为例,其材料特点是:一定的聚合特性?强度与硬度低?密度小?温度依赖性较强,相应原材料在使用吋一般需加入固化物和填充材料,例如将20%ˉ40%的玻璃纤维加到常用的PA66塑料中,主要用在如悬架衬套和副车架支撑等的外刚性圈上,本文将要研究的麦弗逊悬架舒适性橡胶衬套使用的正是此种材料?具有较小密度的铅合金在车辆中使用广泛,常用结构为热乱或冷乳类的冲压板材?冷拔管材?铸造或锻压件等?
3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运用ADAMS/CAR分析不同衬套刚度的悬架运动学特性,可知:当水平或垂直衬套刚度增加到两倍,或同时增加到两倍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当水平或者垂直衬套刚度增加到5倍,或者同时增加到5倍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的变化仍然很小。当水平或垂直衬套刚度减小50%,或者同时减小50%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稍有变化;当水平或者垂直衬套刚度减小80%,或者同时减小80%时,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的变化相当明显。
3.1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机理
悬架橡胶衬套弹性变形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可从整车横向运动的双轨模型!’。]加以分析。图1为考虑束角变化的车辆双轨运动,其中示、尽为前悬架左、右车轮转向角,fl.fr.rfr:分别为前、后悬架左、右车轮初始束角,r为后悬架运动和衬套弹性变形引起的左、右车轮束角的增量,α1l、α1r、α2l、α2r为前、后悬架左、右轮胎弹性侧偏角,所有角度均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汽车绕瞬心O′以横摆角速度dψ/dt转动,前、后悬架的左、右轮瞬时速度矢量u1l、u1r、u2l、u2r与车辆纵轴线的夹角可由车辆坐标系纵轴ox相对基础坐标系OX轴的横摆角ψ和汽车质心侧偏角β表示为
各角度即便是在大的侧向加速度下仍较小,且各项分母第二项较小,可忽略,因此式(1)可线性化为
汽车质心瞬时曲率半径ρ=ν/dψdt,前后悬架的左右轮胎平均弹性侧偏角α1、α2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