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docxVIP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 案及翻译译文 《管子|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 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 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 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 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 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 “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 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 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 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是不是因为有 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 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 “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 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 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 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 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 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 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 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解析:D、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 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将荐之先君此亡秦之续耳 C.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解析:答案 D.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 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C、取独;的。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 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②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③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④省刑罚,薄赋敛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 之以礼义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D.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 令,不是。⑤很直接,是。⑥是。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 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 提倡礼仪。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 佐。 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答案B.以退为进,错误。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8 分)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3 分) “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 不敢对。(3 分)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2 分)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 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 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 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 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 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 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 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 力禁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