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冶的人生经历及其数学理论天元术
的提出
李冶的人生经历及其数学理论天元术的提出
李冶(1192—1279),是我国古代金元时期的着名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诗
人、文学家。他原名李治,祖籍在今天的河北栾城县。他曾中过金朝的进士,金朝
亡国后,他北渡流落至山西。晚年时隐居在河北一带讲学。他的诗词作品保留至今
的有 40 卷的《敬斋古今黈》,40 卷的《泛说》,12 卷的《壁书丛削》等。当
然,比起文学上的贡献,李冶最让世人无法忘怀的是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重要
地位。他发明了设未知数解并列方程的天元术,促进了数学界对直角三角形旁切圆
和内切圆性质的研究。李冶凭借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与朱世杰、秦九韶、杨辉一起
被称作 “宋元数学四大家”。
一、步父后尘为学问奔波受苦
李冶出生时,父亲李遹给他取名李治,后来因金朝朝廷下令严禁百姓与古
代君王同名同姓“,李治”一名与唐代的高宗名字一样,所以就将“治”去掉一
点,为李冶。李冶自幼聪颖好学,对读书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求学期间,他特别
钟爱文学和数学两科。据 《元朝名臣事略》记载:李冶幼时读书,书不离手,悟性
极高,成人之风尽显。加上父亲李遹好学、正直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李冶,所以李冶
青少年时就明白比起财富学问更可贵、更重要的道理。他曾与好友元好问结伴出游
访学,拜在杨云翼、赵秉文等文学大家门下,学问大有精进。正大七年,即 1230
年,李冶带着满腹才学到洛阳应试,不出意料地考上了辞赋科的进士。阅卷考官拿
着他的文章,不禁感叹道:此人经文水平颇具名家通儒之风范。同年,朝廷有意派
李冶赴陕西高陵任主簿之职,但由于蒙古大军已攻陷陕西,因此没能上任。后被调
往钧州任知事,为官期间正直、清廉,为一方百姓所爱戴。
在钧城上任两年后,蒙古大军攻破了李冶的城池,但李冶拒不投降,想与
钧城共存亡。在下属的极力劝谏下,他才换上平民的衣服,与他人一起北渡黄河逃
难。北渡是李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由此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
涯。李冶北渡黄河来到山西的崞县、忻县一带,饥寒交迫,生活艰难。第二年,好
友元好问因汴京陷落而弃官至山西与李冶一同避难。1234 年,蒙古彻底覆灭了金
朝,李冶和元好问深感家国不在、政事不举,于是决定潜心学问研究。经过一番颠
沛流离,李冶定居在桐川,研究数学、医学、哲学、天文、历史与文学。他所处的
研究环境非常艰苦,不得温饱、居室狭小,尽管常常要为衣食奔波,他也在着书立
说中自得其乐,不间断地写作。
二、境况好转为着书辞官隐逸
1251 年,在艰难困苦中煎熬了十余年的李冶,终于迎来了经济情况的好
转,蒙古大军在原来金朝境内的兵事也渐渐平息,于是他从山西回到元氏县,开始
凭借他多年潜心研究所获收徒讲学。李冶在金元文人当中原本就具有较高的名气,
他收徒讲学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吸引不少青年才俊纷纷前来拜于门下。来求学的人
越来越多,以至于李冶家的茅草屋再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好在师生一起出钱出
力,同心同德建起了一座封龙书院,才解了燃眉之急。在封龙书院,李冶不仅讲授
文学,也讲授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在工作之余,他常常与张德辉、元好问一起畅
游封龙山,学生们和附近百姓都称他们为“龙山三老”,声名远扬。1257 年,金
朝遗老李俊民、姚枢、窦默等人在开平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他们向忽必烈推荐李冶
可为蒙古所用。数月后,李冶受召赴开平拜会了忽必烈。他的政治见解和治国理政
之道受到忽必烈的高度赞赏。
拜会完忽必烈,李冶回到封龙山继续他的着书讲学生活。1260 年,忽必
烈称帝,即为元世祖,于第二年在开平设立翰林国史院。由于当年与李冶一叙,深
得忽必烈之心,所以聘请李冶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修国史。李冶习惯了山野
匹夫、着书讲学的生活,加上曾经为金朝政权效力使他深知官场凶险,于是以老病
为由,婉言谢绝了忽必烈的盛情。此外,还有两点原因,导致李冶不愿与蒙古为
伍。一个是蒙古统治者并没有采纳李冶曾提出的 “止征伐”的政见,反而大举进攻
宋朝,李冶为此十分不满。另一个是忽必烈即位之初,蒙古贵族内部多有不服和反
抗,统治区内内战不断,在动荡时局下,李冶自然是不愿为官。他曾说“:世道不
济,君子选择隐而不仕或为上佳。”
待忽必烈平定了内乱,再次召李冶入翰林院修国史。1265 年,李冶勉强
答应赴燕京就职。没过多久,李冶感到在翰林院工作时刻都要以统治者的意志行
事,思想不自由,无法畅所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ndroid Studio系列教程2--基本设置与运行.pdf VIP
- 《光伏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妇产科手术分级目录.pdf VIP
- VW 01110-3-2020-螺纹连接第三部分:监视连续旋转驱动工具的参数设置系统(中文).pdf VIP
- 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的相互关系.ppt VIP
- 桂林理工大学 856材料科学基础 2015-2021年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pdf VIP
- 4区块链原理与技术 第四讲 共识算法.pptx VIP
- 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案例(王海文).docx
- 雅马哈CLP785&775&745&735用户使用说明书.pdf
- VW 01110_2_EN-2022 螺纹连接装配和工艺保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