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回采巷道布置 1、回采巷道布置于底分层内,一般运输巷、回风巷和切眼沿煤层底板。 瓦斯增多后沿煤层顶板多布置一条瓦斯排放巷或辅巷。 辅巷—注水;放震动 炮;冲淡CH4 适用:高沼矿、煤 硬,f 3 ? (二)生产系统l?运煤???? l运料 l 通风 (三)主要参数 ??? 1、工作面长度1)主要影响因素 顶煤破碎 顶煤放出 煤炭损失 采场上覆岩层充分运动—有 利于破煤。 当采面 ? 80m时,顶煤不能充分破碎,放煤难。 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原则:一个班内要将顶煤放完 一个班内将顶煤放完为原则确定的工作面长度: 式中:l — 采面长度,m;n — 同时放煤的支架数,n ? 3; T— 每班工作时间,min; t —每架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 B—支架宽,m; ? — 班工作时间利用率。 T、B、n —视为常数。 工作面长度计算实例: 阳泉一矿:M=6. 5m,顶煤4m,平均每架放煤 t =5 ? 7min,取n=2, B=1.6m, T. ?= 5h 得:l =135 ? 190m 平一矿:M=7 ? 9m, 顶煤5 ? 6m, t = 8min , T.?=5h 则: l= 96m?。实际采面长87m。 工作面长度 一般工作面长度150m, 高产高效工作面长度达200m, 国内最长的工作面达270 m。 兴隆庄:302m, 济三矿:280m, 东滩:200m 2、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 一般大于800 ? 1000m, 加中切眼后,已加大到 2000m以上。 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长度不应小于600 ? 800m。 第二节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及顶煤破碎放出规律 一、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 综放面矿压显现也有周期性 支架载荷没有随采厚加大而大副度增加 综放工作面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对两巷的影响距离增加,影响程度降低。 二、顶煤破碎和放出规律 (一)顶煤破碎和影响因素 实体煤 — 破碎煤块 —放煤口 支承压力 + 顶板回转 + 支架作用 顶煤破坏过程: 初始破坏区: 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壁前方较远处顶煤由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原生裂隙扩展,顶煤初始破坏。支承压力峰值大小与工作面长度有关 顶煤破坏过程: 破坏发展区:受顶板回转作用,煤壁前方附近顶煤发生破坏,裂隙扩展,位移增大。 顶煤破坏过程: 裂隙发育区:支架反复支撑,控顶区内的顶煤形成发育的裂隙。 支架反复支撑,形成交变应力,破碎效果提高。 梁长顶煤破碎加剧,顶上易冒空。支架反复支 撑的次数n与顶梁长度L及截深B有关 L=nB式中 B = 0.6m,n =3 ? 7次 顶煤强度小,节理发育, n取小值; 反之,n取大值; 顶煤破坏过程: 垮落破碎区:顶煤完全破坏,失支连续性,在支架后方垮落放出。 (三)顶煤放出规律 1、椭球体放矿理论: 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放煤椭球体表面上的颗粒将大体同时到达放煤口。 1-放出椭球体,2-放出漏斗 3-松动椭球体,4-移动漏斗 2、? 放出椭球体参数: 设长轴2a = h, 短轴为2b1; h — 放顶煤高度。 生产实践及实验表明: 2b1=(0.25 ? 0.3)h b1= (0.25 ? 0.3) h / 2 3、? 松动椭球体: 理论认为:放煤的同时,放出椭球体周围的煤岩也将向放煤口移动,充填放煤留下的空间,此空间体与放出椭球体相似,称松动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参数: 松动椭球体高度为H, H =(2.2 ?2.6)h 4、? 放煤口间距 放煤口间距 l 大小影响放煤效果 当l ?2b1时,Fig、11 — 8、a、b示 ,脊背煤损失大;l 越大,损失越大; 放煤口间距 当l ? 2b1时,Fig、11 — 8、c示,脊煤损失小,煤矸石混杂; 支架选取后,l是确定的,要求合理放煤工艺,减少煤损,不增加混矸 第三节 综采放顶煤工艺特点 一、放顶煤工艺特点 (一)??????????? 初末采放煤工艺 初期:初采推进10?20m不放煤(煤损多) 现在:多数工作面从开切眼处放煤 措施:让顶煤和顶板垮落 初期;距停采线20m铺网、停止放煤;或工作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基础知识.docx VIP
- 中国山西太原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资料.pdf VIP
- 不锈钢精铸件“黑点”缺陷的综合处理.pdf VIP
-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全).docx
- “红旗杯”企业班组长竞赛考试题库5份(含答案).pdf VIP
- 老路加宽改造、旧路面病害处理、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及附属工程监理大纲88页.docx VIP
- 忆秦娥 箫声咽教学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IATF16949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末次.doc VIP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