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3N4-CTS复合微球对染料吸附降解性能研究.docxVIP

g-C3N4-CTS复合微球对染料吸附降解性能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g-C3N4/CTS复合微球对染料吸附降解性能研究 ? ? 王 铧 张剑剑* 陈钦钰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601) 如何处理印染废水是近年来环境问题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其在水体中的处理难度大,对人类及水生生物的健康会产生极大威胁[1]。除纺织产业外,同时染料也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塑料、皮革、造纸等工业[2]。目前,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中的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反应速率快,能够有效利用太阳光的优点[3],光催化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吸附法是最为清洁的方法,而二者在光催化技术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则可以有效的将二者结合来处理染料废水。 g-C3N4是具有带隙窄、稳定性高、成本低、污染小等优势的光催化材料[4],但是对比其它材料,其比表面积相对较小、且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影响了其光催化降解效率。王丽娟等[5]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镍铁水滑石对MB 进行降解,对200mg/L 亚甲基蓝可以达到99.4%。彭小明等[6]制备了磷掺杂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对亮丽春红5R 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是改性前的31.3 倍。CTS 是甲壳素脱乙酰化形成的天然碱性多糖[7],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水处理剂,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通常可作为吸附剂和绿色还原剂。夏虹等[8]制备磁性CTS/ZnS:Fe 复合纳米粒子对于初始浓度为100mg/L 的MG 溶液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3%。除外CTS 常被用于作为材料的载体,有效的固定住粉末状的物质。 基于此,本文将其与g-C3N4复合,旨在保留g-C3N4光催化性能的前提下强化其吸附能力,且可以固定粉末状的g-C3N4,便于回收。并选取两种典型染料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吸附以及光催化降解,探究不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三聚氰胺、氢氧化钠、乙酸、孔雀石绿、亚甲基蓝、CTS、赖氨酸、无水乙醇、环氧氯丙烷,药品均分析纯。 主要仪器:UV-260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himadzu 公司)、GXAS345 光学暗箱(Beijing NBET Technology 公司)、Nicolet 38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 Fisher 公司)、Regulus8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公司)、CEL-HXF300 氙灯。 1.2 实验过程 1.2.1 复合微球的合成 取一定量三聚氰胺于坩埚中,用锡纸包裹,在马弗炉中以5℃/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20℃,煅烧2h,再以5℃/min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煅烧2h 左右,待冷却后,研磨得到g-C3N4粉末。 称取2g 的CTS,溶解于50 毫升2%(v/v)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并加入适量的g-C3N4粉末超声分散10min,加入0.2mL 赖氨酸交联反应,再搅拌2-3h。将混合物通过注射器滴入500ml 碱性凝结物混合物(H2O:C2H5OH:NaOH = 4:5:1,w/w)中产生复合微球。用去离子水对微球进行清洗5~6 次至中性,保存于水环境中以备使用。 1.2.2 复合微球对染料的吸附降解 每次实验取固定重量小球,放入50mL 的各MG(MB)溶液,打开光源前进行暗吸附60min,开光后每隔固定时间取样3~4 mL,以3000 r/min速率离心分离后,取上层清液测定其吸光度。与初始浓度比较绘制光降解效率图,光催化降解时长为3 h,并设置一组对照组置于避光条件下,进行相同实验操作。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表征 吸附后复合微球FT-IR 谱图如图1 所示,1409 cm-1处的是由-H 弯曲振动引起的,1634 cm-1左右为NH-C=O 中C=O 的伸缩振动,2930 cm-1是-H 伸缩振动,3433 cm-1附近出现了较强的-OH 吸收带,上述与CTS 特征吸收峰较为相近[9]。3158 cm-1附近的3100~3400 cm-1范围内由芳香环缺陷NHx(x=1,2)基团引起;另外在805 cm-1处出现吸收峰,原因是g-C3N4中C-N 键的简正振动,与文献[10]研究结果一致。在1244 cm-1附近范围内的强吸收峰是g-C3N4中三嗪结构的C-N 键和C=N 键的伸缩振动的结果[11],对比g-C3N4、CTS 和吸附后复合微球FT-IR 谱图表明复合微球并没有改变g-C3N4与CTS 原有的结构。 图1 g-C3N4、CTS 和复合微球FT-IR 谱图 g-C3N4与复合催化材料的形貌结构如图2,图2 中前两组为g-C3N4,可明显观察到其呈片状结构。而对于后两组的复合微球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其表面粗糙,并有片状结构布满表面。片状结构应该是g-C3N4材料,广泛的分散在复合微球表面,增加了染料分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