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欣赏课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江花月夜欣赏课教案 【篇一:春江花月夜欣赏课教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 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 象能力。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 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材简析 《春江花月夜》根据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全曲共分 十段,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 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及尾声。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 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四、教学思路 本课着重对“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渔歌唱晚”、“欸乃归舟”及 “尾声”五个段落进行赏析。通过对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 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意境和音乐表现内容,了解传统音 乐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教具准备cai 教学系统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 一、导入:出示富阳文人郁达夫的一首诗词,请学生为这首诗词配 乐。 家在严陵滩下住, 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似锦, 来往春江有钓船 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二、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 1875 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 128 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 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 琶》。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 三、作品赏析: (一)江楼钟鼓(引子) 夕阳西下,忽然寺庙里隐隐约约传来了…… 1、欣赏: 引子--分别用什么乐器来模拟鼓声和钟声? 2、分析: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犹如远处钟声回响, 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 (二)主题赏析: 1.出示谱例,请欣赏并选择---主题表现的意境 a 欢快跳跃 b 委婉恬静 c 深沉低缓 2、设问:--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这 种意境? 3.视唱 4 归纳; 旋律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 箫齐奏的音色协调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 尾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 游移的美丽景致。末尾由洞箫吹奏的婉转呜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 意 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 (三)花影层台: 设问:春风拂过江面,有什么变化? 此段音乐中节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项变化最明显? 归纳:音乐主题在六小节徐缓的曲调之后, 琵琶突然弹出了四个作移位模进的短句,急促而热烈,描写了花枝 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 2 出示三副图画,让学生为它们取标题 (四)渔歌唱晚 2、分析:远处白帆点点,渔歌飘渺由远而近。箫的领奏与琵琶、木 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渔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隐约可见。这一段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 (五)欸乃归舟与尾声 设问: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乐器的数量有何变化? 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2、分析: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 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 (欸乃--摇橹是发出的声音) 3、设问:尾声以怎样的情绪结束? 4、分析: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 失。春江的夜空幽静、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四、乐曲的艺术特征: a、远与近的描绘、动与静的画面、情与景的交融。 b、换头合尾(比较江楼钟鼓与月上东山的主题) 设问:各段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画面,结尾旋律相同,这有何道理? 分析: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不同段落中出现新的因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结尾处相同,在变化对比中寻求统一,深化了音乐表现内容。 c、乐器使用得当,进退有序。五、全曲欣赏 总结;乐曲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 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的赞颂 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与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