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肝饮加减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docxVIP

益肝饮加减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肝饮加减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 慢性乙状腺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乙肝在调节机体免疫、抗肝纤维化、抑制病毒等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并具有作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为广大肝病临床工作者所认同及应用。笔者运用辨病专方益肝饮加减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结合辨证调护, 对于改善症状、抗炎保肝临床疗效满意。现举验案1则报道如下。 程某, 女, 29岁, 2013年3月14日初诊。 因右胁隐痛, 伴纳差、恶心半月就诊。近期因劳累出现上症, 检查肝功异常。现症见:右胁隐痛, 伴纳差、恶心, 轻度乏力, 嗳气, 眠差, 小便黄, 大便调。舌质淡、苔薄黄, 脉弦细。既往患者自幼感染乙肝病毒, 肝功曾有轻度异常 (ALT、AST升高, 数值不详) , 间断服中西药物治疗, 效果一般, 近2年以来未定期检查。否认外感病史及口服损肝药物史, 否认输血、手术史, 否认吸烟饮酒史。有乙肝家族史, 母亲为慢性HBV感染者。查体:巩膜不黄, 肝掌、蜘蛛痣均阴性, 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区有叩击痛, Murphy征阴性, 无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肝功:ALT 302.2 U/L, AST 166.7 U/L, GGT53.0 U/L, ALB 49.5g/L, GLOB 32.2 g/L, TBil 21.3μmol/L, DBil 4.7μmol/L, IBil 16.6μmol/L;乙肝五项:HBs Ag阳性, HBe Ab阳性, HBc Ab阳性;抗HCV:阴性;HBV-DNA1.86×10 二诊:服上方21剂, 患者右胁隐痛明显减轻, 恶心减轻, 嗳气减少, 纳尚可, 眠少, 小便不黄, 大便调, 舌淡苔薄白, 脉细滑。查肝功:ALT 81.9 U/L, AST 63.0 U/L, 余皆正常;HBV-DNA 2.88×10 三诊:患者服上方21剂后, 已无明显不适, 嗳气减轻, 纳眠尚可, 二便调, 舌淡苔薄白, 脉细。复查肝功正常, HBV-DNA1 000 copies/m L, 乙肝五项结果同前。中药上方去生栀子, 加枸杞15 g。水煎服, 每周2~3剂, 直至肝功连续3月正常后停药。随访1年, 患者病情无反复。 按:患者自幼感染病毒, 长期羁留体内, 酿生湿热, 损伤肝体, 肝病传脾, 脾失健运, 湿浊内生, 蕴而化热, 加之平日喜食肥甘厚味, 遂助湿生热, 湿热伤阴, 令经脉气血不利, 日久成瘀。湿、热、瘀邪相互为患, 损伤正气, 病情复杂, 反复发作, 缠绵不愈。初诊时患者右胁隐痛、纳差、恶心、尿黄, 均为湿热蕴结肝胆脾胃, 经脉不利所致;脾气虚弱, 不能升清降浊, 则感乏力、嗳气、眠差;舌质淡, 苔薄黄, 脉弦细, 俱为肝郁脾虚之佐证。治当疏肝健脾, 清热利湿, 兼以凉血解毒, 方选益肝饮加减, 方中柴胡、郁金、鸡内金、枳实疏肝解郁, 行气利胆;生黄芪、炒白术、薏苡仁、白蔻、厚朴花健脾益气, 清热化湿;丹参、赤芍清热凉血;生栀子、茵陈、赤小豆、羚羊角粉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生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 患者症状减轻, 肝功、舌苔脉象好转, HBV-DNA定量也有所下降, 为防止寒凉太过, 损伤脾阳, 遂去茵陈、赤小豆、丹参、羚羊角粉, 加女贞子、楮实子滋补肝肾阴精。慢性肝病具有“初在肝, 先传脾, 后及肾”的演变规律, 湿热消除后, 滋补肾阴是扶正的重要治法。三诊时, 患者已无明显不适, 肝功正常, HBV-DNA阴转。分析该处方, 治法较全面, 清热、解毒、活血、疏肝、健脾、补肾均有所顾及, 在疾病的不同时期, 用药各有侧重, 切中乙肝之病机, 从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