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课件(共26张PPT).docxVIP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课件(共26张PPT).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课件(共26张PPT) (共26张PPT)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诗人介绍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 当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这首诗就是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 。 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 创作背景 临安是杭州的旧称,也是南宋的都城。当年金兵入侵中原,不仅掳走了皇帝,还侵占了大部分国土,导致宋王朝南迁,都城也从原来的汴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迁到了临安。 南宋临安 助读信息 临安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又有美丽的西湖相映衬。湖边有很多奢华的酒店,里面的客人都在纵情享乐,如痴如醉地沉迷于歌舞之中。 助读信息 昔日的汴州又是什么样子呢 想知道吗 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汴州 助读信息 题临安邸 理解诗题 题: 题写的意思 诗题目的含义为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请你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解释: 解释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象 诗中还出现了哪个地名 汴州又是什么地方 描写得是临安的景象,临安也就会现在的杭州 汴州是北宋的国都,但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汴州已经被金国占领了 自由问答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译文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 诗人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象。 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美景、一种乐景。 深入赏析 西湖歌舞几时休 第二句,诗人触景伤情。 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深入赏析 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加强语气,为文章奠定激昂悲愤的基调。诗人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深入赏析 暖风熏得游人醉 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 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深入赏析 “暖风”、“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 “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课堂问答 暖风熏得游人醉 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 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并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纵情享乐的丑态。 深入赏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现在已经被金国侵占。在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 深入赏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91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