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登快阁》市赛获奖.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快阁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 ; 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 ; 诗歌创作 1、主张 “以俗为雅”、“以故吐新” 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 诗歌创作 2、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 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 开创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书法 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 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纪录。 《砥柱铭》近600字,长达8.24米,加 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 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 这一首著名的七律是诗人任太和县知县时登快阁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为官在外的一种失意无聊和归隐故园的情怀。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耐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首联透露出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 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 远眺。 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链,澄江静如练”之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颈联写伯牙摔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事。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 :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 。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最后两句写诗人弃官归隐的意向 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忘我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 从全诗的结构看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 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评价 1.方东树《昭昧詹言》评《登快阁》:“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也。” 2.张宗泰《鲁岩所学集》评曰:“至宋之山谷,诚不免粗疏涩僻之病。至其意境天开,则实能辟古今未泄之奥妙。而《登快阁》诗亦其一也。顾诋为小儿语,不知何处有此等小儿能具如许胸襟也。” 3.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曰:“起句山谷习气,后六句意境殊阔。此佳人乃指知音之人,非妇人也。” 艺术特色 气象空阔,精致新奇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曲折尽情,顿挫抑扬 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诗中多处用典。“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思考题: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