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健康舒适”章节解读授课专家:杨建荣 林波荣 工作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目 录一、技术框架二、条文解读三、总 结2
一、技术框架本章概述:对于建筑而言,其是为人服务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特征。绿色建筑正从关注节能环保到回归人本、关注人居环境中的健康和福祉。本章通过“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五个要素,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3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概要分值健康舒适(100分)5.1 控制项 5.1.1 室内空气污染物、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禁烟─5.1.2 避免污浊空气串通和倒灌─5.1.3 给水系统5.1.4 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5.1.5 建筑照明─5.1.6 室内热环境保障─5.1.7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5.1.8 独立热环境调节装置5.1.9 地下车库CO浓度监测与排风设备联动装置─5.2 评分项Ⅰ室内空气品质(20分)5.2.1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12分5.2.2 装饰装修材料要求8分5.2 评分项Ⅱ 水质(25分)5.2.3 水质满足国标要求8分5.2.4 储水设施采取措施满足卫生要求9分5.2.5 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永久性标识8分5.2 评分项Ⅲ 声环境与光环境(30分)5.2.6 室内噪声级优化8分5.2.7 良好的隔声性能12分5.2.8 充分利用天然光10分5.2 评分项Ⅳ 室内热湿环境(25分)5.2.9 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8分5.2.10 自然通风优化8分5.2.11 可调节遮阳9分本章条款总数:20条控制项:9条评分项:11条新增条文6条(含水部分条文4条),新增条文比例30%,沿用2014版相关条文3条,其余条文在2014版相关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分值100分。4
二、条文解读条文内容:4.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控制项条文出处:本条为新增条文。(此处按条文说明写。)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此处按条文说明写,若控制项有不参评的或者其他适用范围约定的,均在此处写出。)技术要点:结合条文说明和细则,解读条文内容的背景、目的、意义等,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引用或可参考的标准或技术文件,相关图示等,以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对该条的理解。因时间有限,请选择重点的、难理解的条文进行深入解读,可作适度扩展和延伸。鼓励图文并茂,对重点难点问题补充案例说明。对于非新增条文,必要情况下可与2014版进行适当的对比。评价方法:结合条文说明/细则的评价方法,尽可能的具有操作性。一个条文采用多个幻灯片页面解读,可用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字号不要小于20号,重点内容可加粗、变色、或增大字号等形式展示。5
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控制项条文出处:本条在本标准2014年版第8.1.7条基础上发展而来。本条在14版基础上增加了—— ① 对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在设计阶段的要求,以及在预评价阶段的评价方法; ② 禁烟规定。6
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预评价时,对于全装修建筑项目,可仅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浓度预评估;对于非全装修建筑项目,本条不参评。 评价时,对于全装修建筑项目,应按本条要求执行;对于非全装修建筑项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要求,视为本条达标。技术要点: 为了实现室内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在设计阶段即应采取措施。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评估,预测工程建成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情况,指导建筑材料的选用和优化。7
技术要点: 预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建筑情况、室内装修设计方案、装修材料的种类、使用量、室内新风量、环境温度等诸多影响因素,以各种装修材料、家具制品主要污染物的释放特征(如释放速率)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依据装修设计方案,选择典型功能房间(卧室、客厅、办公室等)使用的主要建材(3~5种)及固定家具制品,对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进行预评估。其中建材污染物释放特性参数及评估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