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B 05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4/T 9352013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2013-12-17发布2013-12-17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4/ T 9352013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宏灏、南宁雷、王芳、杨炜迪、张治科、张暮,
DB64/ T 9352013B.3敦煌叶编危害度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B.3。表B.3敦煌叶编危害度田间调查记载表调查样地:调查时间:调查人:样点调查袜叶端危害分级标准02调查叶数编害指数12345678910总数+++++1235678910 总数B.4扫网法调查甘草害虫记载表见表B.4。表B.4扫网法调查甘草吉虫记载表调查样地:调查时间:调查人:样点甘草种子小蜂虫口密度平均虫口密度甘草豆象虫口密度平灼虫口密度(头/20 复网)(头/复网)(头/20复网)(头/复网)123平均
DB64/ T 9352013B.5甘草种子害虫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B.5。表8.5甘草种子害虫田间调查记载表调查样地:调查时间:调查人:虫口密度(头/3花序)样点株 1株 2栋 3虫口密度(头/花库)幼虫成虫幼虫成虫幼虫成虫幼虫成虫45平均B.6甘草病害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B.6。表B.6甘草病害田间调查记载表调查样地:调查时间:调查人:样点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病情叶数指数12总数12总数120 2总数:10
DB64/ T 9352013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调查对象、发生规律和调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甘草主要病虫害的田间监测。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样地用于对象调查采样面限定范围的地段,能够反映某区域病虫害数量分布状况和发生危害程度而设立的有代表性的田间调查区域,2. 2五点取样法适用于害虫分布为随机分布型的情况,可按一定面积、一定长度或一定植株数量选取样点。2. 3网格取样法按一定规则网格(方形、矩形或菱形)进行的采样,适合分布不均匀病虫取样,基本能够有效地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2. 4化学引诱剂诱集法利用晶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趋性进行诱集捕获的方法,适用于移动能力较强的昆虫,2. 5复网使用捕虫网贴近植物水平180°左右各扫1次为1复网。2. 6拍打法
DB64/ T 9352013利用不少昆虫具有假死性或受到外力容易挥落寄主植物的特点,拍打其寄主植物,使其落入网装、采集伞、白布单或白板等工具内。3调查对象3.1主要调查以下病虫害:a)甘草脂珠纷(Porphyrophora sophorae Arch.):甘草莹叶甲(DiorhabdatarsalisWeise):c)甘草蚜虫:棉黑蚜(AphisatrataZhang.)、乌苏黑蚜(AphiscraccivorausuanaZhomy.):d)敦煌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 Wang.):e)甘草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glycyrrhizae Niikolskaya.);f)甘草豆象(BruchidiusptilinoidesFaharaeus.);)甘草萄马(Thripsspp.):甘草锈病(Uromycesglycyrrhizae.Magn.);i)甘草斑病(CercosporaastrgalisWoron.),3.2甘草主要病虫害形态特征见附录A.发生规律4.1甘草胸珠鲶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聚集在甘草根基募处越冬,翌年5月上旬以珠体形式固定于甘草根些部危害,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出土交尾并在土壤中产卵,卵包裹在卵囊中,雌虫平均产卵1051粒,最高达1344卵粒。9月底至10初卵孵化,若虫聚集在卵囊中,直到10月下旬蜕皮后出土寻找寄主,11月上中旬再次蜕皮后休眠越冬,部分若虫聚集在卵囊中越冬。该虫发生量与甘草密度、土壤湿度呈正相关,与降雨量呈负相关4.2甘草萤叶甲年发生2代~3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勿至5月初,越冬成虫出土交尾产卵,5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6月中知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7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严重。4.3甘草蚜虫年发生多代,通常6月初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常群集于甘草顶端嫩叶、心叶、花器处刺吸危害。4.4敦煌叶蜗年发生10代~13代,以成据在枯枝落叶、杂草根际越冬,春季雌蝎出垫活动,干旱高温有利于叶端发生,8月~9月为发生盛期。4.5甘草种子小蜂年发生1代~2代,以老熟幼虫在甘草种子豆粒内越冬,翌年3月底开始化缅,5月~6月中包成虫开始随续羽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 6183-1992仪器仪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的编写规定.pdf
- EJ_T 1092-2016压水堆燃料棒内芯块间隙和空腔长度检测方法 γ射线透射法.pdf
- JB 4210.23-1996冷镦六角螺母模具冲孔凹模B型.pdf
- JBT 8927-1999铝及铝合金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PECC)膜/有机涂层.pdf
- JBT 8314-2008分接开关 试验导则.pdf
- JC_T 2078-2011石膏装饰条.pdf
- GAT 700-2007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入侵分级要求.pdf
- GA 581.1-2005机动车驾驶证管理信息代码 第1部分:驾驶证档案编号编码规则.pdf
- NB_T 20291-2014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正常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准则.pdf
- JC_T 2179-2013水泥工业用单段锤式破碎机.pdf
- NB_T 10011-2014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转化领域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pdf
- CJT 5022-1997双层客车技术条件.pdf
- FZ_T 21007-2013山羊绒绒条.pdf
- JB 5476-1991旋光糖量计.pdf
- DB37T 494-2004牛胚胎移植技术规程.pdf
- JB_T 7273.2-2014小手轮.pdf
- GA 457-2004居民身份证元件层技术规范.pdf
- JY_T 0383-2007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系统.pdf
- GAT 624.18-2006枪支管理信息规范 第18部分:涉枪单位部门编码.pdf
- MH_T 7021-2014民用航空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听力损失鉴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