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4056-2021CN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要求.pdf

NY_T 4056-2021CN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要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CCS B 01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4056—2021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要求Requirements of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monitoring for field crops2021-12-15发布202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 4056—2021目次前言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4监测点选址与布设5监测点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通信格式、异常数据处理 NY/T 4056—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提出。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吉林云耕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逐感与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丽英、许世卫、王立君、毕洪文、朱民全、张永恩、李建政、邹斌、王锋、邸佳颖、孙长伟、庄家煜、徐超、刘钰伦。 NY/T 4056—2021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监测点选址与布设、监测点监测以及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通信格式、异常数据处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物联网数据监测与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80. 2—2014可靠性试验第2部分:试验周期设计GB 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0524—2018农林小气候观测仪GB/T 32980—2016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要求GB/T 33474—2016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GB/T 33694—2017自动气候站观测规范GB/T 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 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T 37802-2019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QX 4—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大田作物field crops在成块田地上露地种植的作物。注:通常包括霜、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袍花等。3. 2大田作物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for field crops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对大田作物生长环境、作物本体、设施装备等信息的监测,以便于优化生长环境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监测网络。3. 3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internet of things data for field crops利用大田作物物联网技术获取的大田土境、气象、作物长势长相等数据信息,3. 4监测点monitoring site用于实现大田作物物联网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固定监测站点。3. 5大田作物小气候field crops microclimate大田作物所处的相对较小区城范围的气候状况1 NY/T 4056—20213. 6大田作物灾害field crops disasters不利的气象条件、病虫草害、人为因素等能严重影响大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各种危害。监测点选址与布设4.1监测点选址4. 1. 1应选取大田作物种植结构、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灌溉条件等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地块。4. 1. 2监测地块的作物种植面积应不小于0.5hm。4. 1. 3监测点周边具体环境应符合GB/T37802—2019中4.1.4和4.1.5的规定4. 1. 4对大田界址点经纬度、面积、平均坡度等信息采集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设定。4. 2监测点布设4. 2. 1大田作物物联网顶层架构设计应符合GB/T33474-—2016中第7章的规定。4. 2.2大田作物物联网网络层次结构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4. 2.3监测点具体位置、面积、围栏、间距、变更等应符合GB/T378022019中4.2的规定。4. 2. 4监测点密度应综合考虑作物分布、作物晶种、监测内容等情况面定,4. 2. 5病虫害监测点中,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方案设计等应符合GB/T32980—2016中第4章、第6章的规定。4. 2. 6监测点布设应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点安全维护。5监测点监测5. 1监测内容5. 1. 1小气候:气温、降水量、光照强度与时长、CO,浓度、风速风向等。5. 1. 2土壤环境:温度、含水量、pH、土壤养分等。5. 1.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