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哈尼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pdfVIP

民族风情:哈尼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概述 现有⼈⼝1253952⼈。 绝⼤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勐腊、禄劝、新平等地。哈尼族⾃称很 多,有“哈尼”、 “卡多”、“ (亻爱)尼”、“ 豪尼”、“碧约”、“布都”、“⽩宏”等。新中国成⽴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哈尼 族。 哈尼族有⾃⼰的语⾔,⽆⽂字。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内部⼜分哈尼、碧卡、豪⽩三种⽅⾔。20世纪50年代为其 创制了⼀套拼⾳⽂字,但尚未普及。哈尼族⼤都居住在海拔800⾄2500⽶的⼭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梯⽥。他们根据不同的 地形、⼟质,利⽤“⼭有多⾼,⽔有多⾼”的⾃然条件,创造了⾼达上百级的“梯⽥⽂化”。此外,墨江的紫胶,产量居全国之 冠。 历史: 哈尼族渊源于古代的羌⼈族群,在千百年的历史岁⽉⾥,经过漫长的迁徒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峻岭之中哈尼语属汉藏 语系藏缅语族彝语⽀,内部分为哈雅、碧卡和豪⽩三个⽅⾔,各⽅⾔中⼜包含若⼲个⼟语。哈尼族在历没有本民族的⽂字,新 中国成⽴后创制了拼⾳⽂字。 从根本上讲,迁徒历史和梯⽥稻作是哈尼族⽂化赖以萌芽、⽣长和构建的两⼤基础。哈尼族⽂化的所有要素,都与迁徒历史和 梯⽥稻作具有内在的派⽣渊源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哈尼族⽂化的主体结构经历了数次嬗与转型,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3世纪以前, 是前哈尼族⽂化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到唐代,是哈尼族⽂化结构转型时期,这⼀时期的哈尼族⽂化,呈现出游牧与农耕并 举、⽕⽂化与⽔⽂化交融共⽣的格局。从唐宋⾄当代,是哈尼族⽂化主体结构定型时期,形成了以梯⽥稻作为中轴的新的⽂化 结构。 宗教信仰 哈尼族信仰⾃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着丰富的⼝头⽂学,⽆论男⼥⽼幼都喜欢随⾝携带乐器。 ⽣活习俗 哈尼族村寨⼤多建在半⼭腰,⼀般都是有⾎缘关系的⼏个家庭聚居⽽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基墙、⽵⽊架和茅草顶形成 的楼房,楼房分三层,下层圈牲畜,中层住⼈囤粮,上层堆放⽠菜杂物。 哈尼族善种梯⽥,元江两岸铺满了层层叠叠的梯⽥,有的⾼达数百级,从河⾕⼀直延伸到⼭顶,像彩⾊天梯伸向天边,⼗分壮 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 《农政全书》⼀书中将哈尼族梯⽥列为中国七种⽥制之⼀,素有“哈尼梯⽥甲天下”的美誉。 哈尼族地区⾃然条件优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的“锡都”个旧,就是红河哈尼族彝族⾃治州的⾸府。墨江哈尼族⾃治县盛 产紫⽶,红河南岸出产⼋⾓、胡椒,哀牢⼭⼀带出产⿅茸、三七、黄连等名贵药材以及名茶“滇绿”。 服装特⾊ 哈尼族⼈喜欢⽤藏青⾊⼟布作⾐服。男⼦多穿对襟上⾐和长裤,⾐服上镶彩⾊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江⼀带妇⼥下穿短裙,裹 护腿,头戴镶有⼩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江城⼀带的妇⼥,穿筒裙或皱褶长裙,有的穿过膝长裤,系绣花腰带或围腰 节⽇ 哈尼族传统节⽇有“⼗⽉年”、“六⽉年”等。哈尼族以⼗⽉为岁⾸,每年农历⼗⽉第⼀个属虎⽇(或属龙⽇)为初⼀,节期历时13 天。⼗⽉年中特⾊的活动是“街⼼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 个接⼀个沿街摆设,长达数⼗⽶,谁家吃客不绝证明⼈缘好。黄昏时哈尼⼈聚集于⼴场踏着乐曲翩翩起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六⽉年的节期为3⾄6天,哈尼语称六⽉年为“苦扎扎”,意为度过青黄不接的岁⽉,驱赶瘟神,确保⼈畜平安、五⾕丰登。 过此节时,要举⾏歌舞、荡秋千、摔跤等活动。 禁忌 产妇分娩,忌外⼈闯⼊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服;不能⽤⽕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砍伐“龙树”和将污*物扔置“龙树”之 下。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