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普洱茶档案建设探究
段睿辉;孙伟;李佳妍
【摘要】普洱茶源于中国西南,有 4000 年的历史,是云南的特色茶种。文章回
顾了普洱茶发展历史,在分析普洱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探讨普洱茶档案资料收集
整理及其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名称】《云南档案》
【年(卷),期】2012(000)007
【总页数】3 页(P26-28)
【关键词】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档案;档案建设
【作者】段睿辉;孙伟;李佳妍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75.9
相传普洱茶起源于 4000 年前的濮蛮族,而云南产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诸葛亮南征云南时把茶树种子带到云南,解除了当地的瘴热之苦。普洱茶原产
地是西双版纳州的六大茶山,辖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唐咸通三年,出使南诏
的樊绰著有《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即今景东县)界诸山,散收无
造法。”宋李石撰 《续博物志》卷七也说:“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从诸多史
料记载和少数民族传说都可以看出 ,普洱茶起源于云南,历时数千年,种植栽培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史悠久,普洱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普洱茶历史悠久,从东汉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普洱茶树的栽培,普洱茶文化随
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一步一步地演变。普洱茶的发展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①唐宋时期。此时是普洱茶散收,无采造法的自由发展阶段。②元明清时期。移民
带来先进种植技术,普洱茶快速发展和鼎盛时期。③近现代。普洱茶逐渐蜚声国内
外,融入现代技术的市场经营时期。逐步出现了人工发酵技术、冷发酵和蒸汽热发
酵技术,以及后来的渥堆发酵实践研究。
2003 ~2006 年,普洱茶市场迅速发展,通过企业宣传和推广 ,普洱茶被人们熟知、
热购 ,普洱茶市场一度失去理智 ,出现了一块老茶饼卖到上百万的现象。到了
2007 年,普洱茶市场进入盘整期。2009 年 7 月 1 日执行的普洱茶新《国标》规
定 ,非云南 11 地产不得称“普洱茶” ,这使普洱茶成为云南特有的茶种。据调查 ,
2006 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 371.3 万亩 ,居全国第一,茶产量为 13.8 万吨 ,
其中普洱茶产量 8 万吨。根据经济发展新一轮规划 ,2010 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
将达 400 万亩 ,茶产量 20 万吨 ,其中普洱茶为 13 万吨。
在云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学术界和业界协作发掘普洱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地方民
族文化特色 ,逐渐将普洱茶建设为云南规模化产业 ,无论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
还是为经济文化发展记录留存 ,都要求对普洱茶进行档案建设。
关于普洱茶的文字资料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以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为主题撰写的图
书资料;和普洱茶生产企业制作的针对不同茶品的产品介绍。
前一类图书资料 ,分为古代图书资料和现代图书资料 ,古代图书资料主要记载了普
洱茶的发现、种植、地理分布、药用价值、 日常生产贸易等情况。如清人赵学敏
(1730 ~1810 )在 《本草纲目拾遗》(1765 )中说: “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 ,
成团 ,有大中小三等” ,并引《云南志》 : “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 ,其上产
茶,性温味香 ,名普洱茶。”另外,阮福《普洱茶记》等其他古代文献对普洱茶的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种植发展、药用价值进行了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开作业《会计制度设计》形考任务二(20分)参考(含答案)143.pdf
- 2021-2022学年-有答案-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 昭通市2023届高中毕业生诊断性监测语文试卷.pdf
- 2023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沙龙镇花园村社区工作人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pdf
- 电大(创业教育专)》形考测试1.pdf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pdf
- 文山至蒙自铁路线路方案研究.pdf
- 国开电大药事管理与法规(本)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pdf
- 2022届高三数学中考二模复习卷(广东省深圳市).pdf
-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水力学(B)》网上形考、机考试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