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279-2008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试验方法.pdf

JBT 7279-2008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试验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60.10T 65备案号:2315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279—2008代替 JB/T 7279—1994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试验方法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of wheeled tractor - Test method2008-07-01实施2008-02-01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T 7279--2008目次前言范围..2试验项目。3试验条件。4 试验方法.4.1前轮定位参数和前轮侧滑率的测定。4.2转向系参数及转向角传动比的测定4.3直行位置转向盘自由行程和转向系刚性测定.4.4直行位置传动效率的测定4.5耐久性试验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中的图表格式图A.1转向系统角传动比特性曲线,图 A.2转向系统刚性曲线图A.3转向系直行位置传动效率曲线 JB/T 7279-2008前 言本标准代替JB/T 7279一1994《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试验方法》。本标准与 JB/比,主要变化如下:在4.1.1中规定前轮定位参数测量包含前轮前束,不进行前束调整;-在4.2中规定转向系直行位置角传动比i;为转向盘在左转角30°和右转角30°时的角传动比平均值;-在4.3.2中规定左右转向刚度的平均值作为转向系刚度;在4.4中修改了直行位置传动效率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本标起草单位: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劲峰、岳倩、徐惠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 7279—1994。11 JB/T 7279--2008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前轮转向的轮式拖拉机机械转向系统。2试验项目-前轮定位参数及前轮侧滑率的测定:-转向系参数及转向角传动比的测定:-直行位置转向盘自由行程和转向系刚性测定:直行位置传动效率的测定;-耐久性试验。一3试验条件3.1试验样品为整个机械转向系统并安装在配套主机上。试验前,按表A.1填写被试系统及配套主机的有关技术参数。3.2前轮胎充气至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压力值,若没有给出这个压力值,则导向轮充气至0.2MPa;四轮驱动前轮充气至0.16MPa。3.3前轮距调整到常用状态。3.4主机加装最大前配重,但以前轮达到额定承载能力为限。3.5样品在试验过程中,可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调整,但不允许更换零件。3.6试验用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静)角度测量误差应不大于土15’;线性量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mm;转向盘角位移测量精度为士1%;前轮偏转角位移测量精度土30’;—转矩测量精度为±1.5%。4 试验方法4.1前轮定位参数和前轮侧滑率的测定4.1.1使前轮处于直行位置,测量前轮前束△。然后分别使前轴处于水平及两侧摆动极限位置进行几次全转向操作,检查转向系及其与主机有无运动干涉,并检查转向运动的限位情况。4.1.2被试拖拉机挂最低档,低速直线正向驶过侧滑仪,读取前轮驶过时,侧滑仪所显示的最大侧滑率。测量重复三次,取其最小值。4.1.3把拖拉机在地面支起,并调至水平状态。用前轮定位仪测定前轮外倾角α、立轴内倾角β、立轴后倾角等值;4.1.4测算转向阻力臂α。该值为当拖拉机在水平面上处于直行位置时,立轴轴线延长线与前轮支撑平面交点到轮胎接地中心的横向距离。4.1.5按表A.2填写上述各项测量结果。4.2转向系参数及转向角传动比的测定 JB/T 7279--2008将拖拉机前轮置于转角测定仪上,转向盘上装以角位移传感器。由前轮直行位置开始,缓慢转动转向盘直至前轮转至死点,分别测定向左和向右时,左、右前轮偏转角及相应的转向盘转角。内侧前轮每偏转5°至少测量一点。测量或计算下列参数:转向盘总转角,单位为(°);自直行位置至左死点转向盘最大左转角,单位为(°);自直行位置至右死点转向盘最大右转角,单位为(°);左前轮自直行位置至左死点最大左偏转角,单位为(°);右前轮自直行位置至右死点最大右偏转角,单位为(°);按式(1)计算各点角传动比i:i=△O/△β..(1)式中:-转向角传动比;一转向盘转角的增量,单位为(°);△β一内侧前轮偏转角的相应增量,单位为(°)。转向系直行位置角传动比is为转向盘在左转角30°和右转角30°时的角传动比平均值将测量和计算结果填入表A.2中,并按图A.1绘出角传动比特性曲线。4.3直行位置转向盘自由行程和转向系刚性测定4.3.1使前轮处于直行位置后,前轮、轮辋固定不动,在转向盘上分别施加2N·m的正、反力矩,测定转向盘的总摆角。此总摆角值即作为直行位置转向盘的自由行程。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