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601.11-2008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11部分:外观质量.pdf

JBT 7601.11-2008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11部分:外观质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9.060.01K 13备案号:2459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601.11-2008代替 JB/T 7601.11—1994基本技术要求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第11部分:外观质量Equipments for electric wires and cables --- Basic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art 11: Appearance quality2008-11-01实施2008-06-04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JB/r 7601.11-2008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2. 3外观要求.4涂漆技术要求涂料要求4.14.2涂漆前金属表面要求4.3腻平质量要求。4.4涂漆质量要求.4.5不涂漆的零件。5防锈要求6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附录A·(资料性附录)涂漆颜色规定. JB/T 7601.11 -2008JB/T7601《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分为11个部分:第 1部分:一般规定;第2部分:检验和验收;第3部分:铸件;第4部分:焊接件;第5部分:锻件;第6部分:机械加工;第7部分:热处理;第8部分:表面处理;第9部分:装配;第10.部分:电气控制装置;-第11部分:外观质量。本部分为JB/T7601的第11部分。本部分代替JB/T7601.11-1994《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第11部分:外观质量》。本部分与 JB/T7601.11一199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第2章中所列引用文件的版本均改为现行有效的版本。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永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 7601.11---1994。III JB/T 7601.11---2008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第11部分:外观质量1范围JB/T7601的本部分规定了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外观质量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一般要求的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的外观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76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8 漆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1-1993,neqFOCT6806:1973)GB/T 3181漆膜颜色标准GB/T 97611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9761--1988,eqvISO3618:1976)3外观要求3.1成套设备涂漆应美观大方、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一致。3.2部件装配结合面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门和盖与主体结合面错位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表1单位:mm结合面尺寸错位偏差~5003500~12505125063.3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均匀对称,不应有明显的偏心。3.4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碰伤和锈蚀等现象;表面处理零件(涂镀件、磷化、钝化等)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得有褪色、脱落等缺陷。3.5各种管路排列整齐美观。3.6各种标牌文字清晰、图形正确、装钉整齐,固定在便于操作者观看的位置。3.7 涂漆颜色参见附录 A。4涂漆技术要求4.1涂料要求4.1.1所用涂料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具有良好的外观装饰性和防护性能。4.1.2所用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及稀释剂等必须配套使用。4.1.3涂料应选用自干型或固化型,其底漆、二道底漆、面漆、表面干燥时间应不大于有关漆膜标准 JB/T 7601.11--2008的要求。4.2涂漆前金属表面要求4.2.1铸件涂漆表面应平整,非机械加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在任意630mm的长度上不得大于3mm,并不允许有明显的披峰、浇冒口及凹陷。4.2.2涂漆面的清理工作视工件情况可采用手工打磨、喷砂(丸)、酸洗、磷化处理等方法去除表面氧化皮、锈斑、水迹和污物等。4.2.3涂漆表面经清理后涂上底漆,待干燥后再进行腻平工作。4.2.4有色金属件除锈清理后,必须先涂磷化底漆(磷化后24h内涂装),干后再涂配套底漆或直接涂锌黄底漆。4.3腻平质量要求4.3.1、对机件表面的局部斑疤、凹凸不平等应用配套性良好的常温化学固化型腻子进行填补。涂刮均需在上道腻子干燥后进行。4.3.3打磨腻子表面的工作应在腻子干透后进行,每次打磨后须彻底清除表面的磨浆粉尘。水磨时应采用防锈水,防锈水配方(质量分数)推荐如下:硼砂1%三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