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红壤的水力特性.pdfVIP

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红壤的水力特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9 卷 第 8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9 No.8 2023 年 4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pr. 2023 103 ·农业水土工程· 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红壤的水力特性 1,2,3 2 2 2 2 4 2 张 川 ,张玉锴 ,李淑芳 ,王楚燕 ,普建丹 ,刘武江 ,谢祥荣 , 段青松2,3 ,李效顺1※ (1.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徐州 221116 ;2.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昆明 650201 ; 3. 自然资源部云南山间盆地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昆明 650201 ;4. 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昆明 650215 ) 摘 要:红壤黏性重,干湿交替容易结块和形成裂隙,通过土-水特征曲线研究重构红壤的持水保水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为探明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对红壤水力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应用 4 种添加量(0、0.5%、2.5%和 5.0% )的木纤维重构 红壤,采用滤纸法测定木纤维复合土的基质吸力,并利用 Logistic 模型拟合其土-水特征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木纤维添 加量的增加,干湿交替作用对红壤基质吸力降幅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逐渐减缓,2.5%木纤维复合土是提高土壤持 水能力最优配比;木纤维添加提高红壤进气值和残余值,干湿交替下残余值变化较大,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而残余值 的降幅逐渐较小,2.5%木纤维复合土的斜率受干湿交替影响较小,其持水能力最优,体积含水率变化速率减小;添加木 纤维后土-水特征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在 0.97,说明Logistic 模型适用于拟合木纤维重构的红壤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对于深 入研究红壤区的土壤重构、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关键词:土壤;干湿交替;木纤维;红壤;土壤重构;基质吸力;土-水特征曲线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2143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23)-08-0103-08 张川,张玉锴,李淑芳,等. 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红壤的水力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8):103-110.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 202212143 ZHANG Chuan, ZHANG Yukai, LI Shufang, et al.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red soil with wood fiber reconstruction during dry-wet altern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23, 39(8): 103-1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2143 现有关于红壤水力特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自然土 0 引 言  方面。在灌溉方面,再生水灌溉能够提高红壤水分有效 在中国,红壤是分布面积最广泛的土壤类型之一, 性,增加 Na+含量和钠吸附比[6-7] ,而再生水-蒸馏水交 其总面积为 56.90 万 km2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

文档评论(0)

工程师小郭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一、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现取得一级建造师(水利、建筑)、二级建造师(市政、机电)、监理工程师(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证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5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