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3.060.01M 36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2609-2013超短波无线电干扰判定及干扰源定位方法Methods forjudgementand geo-location ofultra-shortwaveinterference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的电器设备和装置(除ISM所用设备)所产生的扰。5超短波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方法5.1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根据实际干扰情况的不同,宜采用固定监测站、可搬移/小型监测站、移动监测车或便携式监测测向设备对干扰信号实施监测和测向定位。在覆益范国内,固定监测站应能够完成所有的监测、测量和测向工作,不受工作空间、天线架设和供电的限制。注1:ITU-RSM.1392-2和国无办函[2006]11号(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对固定监测站监测剩向系统的配置微出了要求。在固定监测站的覆盖范围之外,能方便接到电源的地方,可架设可搬移式/小型监测站。可搬移式小型监测站的监测测向设备应能实现对30~3000MHz频段范国内干扰信号的监测、分析和测向、定位等功能。移动监测车拥有在移动中监测测向的能力。注2:ITU-RSM1723-1-2008对移动监测车监利测向系续的配置做出了要求。便携式监测测向设备主要用于干扰源的逼近查找和精确定位。该类设备应能覆盖30~3000MHz频段,并带有小型全景显示功能,配备适合便携的方向性天线、滤波器、放大器、衰减器等。5.2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查找流程超短波无线电干扰源查找记录和报告的各项内容应遵照《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附录9:不正常情况或违章报告》及《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附录10:有害干扰的报告》。附录A给出了示例性表格。可按图1所示流程进行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查找,具体步骤如下:a)分析干扰申诉单(参见表A.1)中无线电干扰信号的情况,利用固定监测站进行初期监测,确定干扰信号是否存在:b)未监测到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应到受干扰现场进行测量。若现场测量为无线电台站或设备自身造成的干扰,则应按4.3节所述的方法确定干扰的具体类别,并完成现场测量报告;否则应驾驶移动监测车或利用便携式监测测向设备沿干扰信号来波方向进行测向和场强逼近查找:c)固定监测站能监测到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应根据分析和监测情况确定可用的监测、测量设备及天馈系统等,并分别按照4.2节和4.3节所述方法完成干扰的判定和类别分析,填写监测、测向过程记录表(梦见表A2)d)组织固定监测站人员进行干扰信号的测向和定位:e)固定监测站无法确定干扰源大致位置的情况下,可架设可搬移式/小型监测站进行补点测向,多站交汇确定干扰源的大致位置:D确定干扰源大致位置后,应利用移动监测车/便携式监测测向设备实施测向和场强逼近查找g)最终查找到干扰源,完成测试报告并将资料整理归档;h)若仍然无法最终定位干扰源位置,则应重复步骤c。5
YD/T2609-2013干信号分析干扰情况完成初期监测犹常号到受干扰现场剂量测量有关参数,行干扰判定和干扰是否是设备自类期分析息引起的干扰组织围定站别向交汇定位延香确定干记可搬移式/小型监源大致位置制站补点测向利用移动监测车/便持式监测设务选行场强谨近查找完成别认报售和干是否为真正予抗分析报告,并将资料鉴理白档图1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查流程示例5.3固定监测站干扰源定位过程组织固定监测站进行干扰源定位,宜采取如下步骤。a)确定参与交汇定位的测向系统根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干扰频率、极化、调制方式、功率大小、通带宽度等),正确设置测向系统的参数。将能测得干扰信号示向度的测向系统确定为参与交汇定位的测向系统。b)测向及交汇定位利用参与交汇定位的测向系统对干扰信号实施多站交汇定位,测向系统未联网状态下,应将筛选的示向线以手工方式绘制在地图上,得到一个大致的交汇区域。测向系统联网条件下,根据各测向系统提供的大量测向数据能直接在电子地图上得到一个板率箱。6
YD/)TDOA定位方法对于配备有TDOA定位设备的固定监测站,可采用TDOA定位方法得到干扰源所处的大致区域。以上因定监测站干扰源定位过程中应考虑的间题如下。测向系统的要求实施交汇定位的多套测向系统或设备应同步,一参与交汇定位的测向系统的选取在一个区域进行干扰源的测向交汇定位,一般要求由3个或更多的测向系统参加。参与交汇定位的测向系统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测向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接收天线的高度及干扰功率的大小等诸多因素。同时,不同类型和体制的测向系统的作用距离、极化方式、响应速度、工作频段、对环境的要求、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性能指标也不尽相同,应综合考虑,以得到录佳选择。测向系统示向线的选取当存在多径或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YT 0163-2005医用超声测量水听器特性和校准.pdf
- YST 366-2006贵金属及其合金对铜热电动势的测量方法.pdf
- YY_T 1433-2016医疗器械软性包装材料热态密封强度 (热粘强度)试验方法.pdf
- YY_T 1652-2019体外诊断试剂用质控物通用技术要求.pdf
- YY_T 0886-2013一次性使用宫内节育器放置器通用要求.pdf
- YS_T 815-2012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pdf
- YY 0462-2018牙科学 石膏产品.pdf
- YS_T 438.1-2013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pdf
- YS_T 1158.2-2016铜铟镓硒靶材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硒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
- YST 539.11-2009镍基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钨量的测定 辛可宁称量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