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以下术语对运动试验后症状进行描述。 1)加重:运动中原有症状加重; 2)减轻:运动中原有症状坚强; 3)产生:运动前无症状,运动中出现症状; 4)消失:运动中症状消失; 5)向心化:运动中的症状部位向脊柱中心区变化; 6)外周化:运动中的症状部位向肢体远端变化; 7)变化:运动原有症状的程度和部位无变化; 8)好转维持:运动中发生了减轻、消失、向心化等现象,这些 变化在运动后能够持续存在; 9)好转不维持:运动中发生了减轻、消失、向心化等现象,在 运动后又恢复至运动前的基准; 10)加重维持:运动中发生了加重、产生、外周化等现象,这 些变化在运动后能够持续存在; 11)加重不维持:运动中发生了加重、产生、外周化等现象, 在运动后又恢复至运动前的基准。 当前第28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颈椎运动试验的顺序 1)坐位前突 2)坐位反复前突 当前第29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3)坐位后缩 4)坐位反复后缩 当前第30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5)坐位后缩加伸展 6)反复坐位后缩加伸展 当前第31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7)卧位后缩 8)卧位反复后缩 当前第32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9)卧位后缩加伸展 10)卧位反复后缩加伸展 当前第33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11)坐位侧屈 12)坐位反复侧屈 当前第34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13)坐位旋转 14)坐位反复旋转 当前第35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胸椎运动试验的顺序 1)坐位屈曲 2)坐位反复屈曲 当前第36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3)坐位伸展 4)坐位反复伸展 当前第37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5)俯卧位伸展 6)俯卧位反复伸展 当前第38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7)仰卧位伸展 8)仰卧位反复伸展 当前第39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9)坐位旋转 10)坐位反复旋转 当前第40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腰椎运动试验的顺序 1)站立位屈曲 2)站立位反复屈曲 当前第41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3)站立位伸展 4)站立位反复伸展 当前第42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5)卧位屈曲 6)卧位反复屈曲 当前第43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7)卧位伸展 8)卧位反复伸展 当前第44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9)站立位侧方滑动 10)站立位反复侧方滑动 当前第45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中医脊柱正骨手法探原详解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优选)中医脊柱正骨手法探原 当前第2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正骨手法的操作要求 稳、准、敏捷 用力均匀,动作连贯 力量稳重适当 切忌猛力、暴力 当前第3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主要适应症 颈椎、胸椎、腰椎脊柱姿势综合征 脊柱功能不良综合征 移位综合征:颈椎、胸椎、腰椎移位综合征 当前第4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特点:有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脊柱与四周关节力学性失调 探讨其机制 创立和完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正骨手法特点和机制 当前第5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脊柱相关疼痛临床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化学治疗 止痛片 麻醉药:按阶梯应用 其它:三环抗抑郁药、神经营养药等 物理治疗—理学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电、光、声、磁、热等 力的治疗:牵引、手法、运动、按摩推拿等 手术治疗—无奈 心理疗法 当前第6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正骨治疗理论基础 疼痛的性质 动态间盘模型 脊柱的解剖结构与生物力学 骨错缝、筋出槽 当前第7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疼痛机制 伤害感受器 传入神经Aδ纤维和C纤维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脑干 丘脑 皮层 当前第8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伤害感受器 伤害感受器存在于机体的多数组织,它们实际上是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存在于皮肤、皮下组织、滑膜性关节突关节的纤维性关节囊、纵韧带、脊突间韧带、黄韧带、椎体和椎弓旁、筋膜、腱膜、肌膜、硬脊膜、椎间盘的纤维环等。 伤害感受器的激活就产生疼痛。伤害感受器被激活有三种方式: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热刺激 当前第9页\共有64页\编于星期三\18点 化学性疼痛 当组织受损或炎症反应时,组织中的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已酰胆碱、氢离子和钾离子等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增高,超过化学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化学性疼痛。 化学性疼痛通常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