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7.060QB分类号:N13备案号:53782-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重高温传感器High temperature load cells(OIML R60:2000,Load cells,NEQ)2016-07-01实施2016-01-15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QB/T4929-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OIMLR60:2000《称重传感器》编制,与OIMLR60:2000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余姚太平洋称重工程有限公司、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姚玉明、费利萍、施迎平、尚贤平、范韶辰、梁苗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
QB/T4929-2016称重高温传感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称重高温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误差要求、试验条件及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上限不低于100℃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即称重高温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其他原理和型式的传感器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7551-2008称重传感器GB/T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OIMLR60:2000称重传感器3术语和定义GB/T7551一2008和OIMLR60: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称重高温传感器hightemperatureloadcells在工作温度上限不低于100℃的条件下,考虑了使用地重力加速度影响之后,通过把被测量(质量)转换成另一种被测量(输出)来测量质量的传感器。3.2安全极限温度limit temperature for safety高于传感器所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至少30℃,而不会使其技术和计量特性产生超过规定值的永久性改变的最高温度。4型号传感器的型号按下列要求编制,制造商也可以自行定义。D口-HT口单位:以克(g)、千克(kg),或吨(t)为单位最大秤量:用印刷体阿拉伯数字表示高温标识符号类别:用大写印刷体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由制造商自定)5技术要求5.17材料特性和一般工作条件用于制造传感器的全部原辅材料及其传力构件应满足制造厂家提供的允许最高温度的耐久试验,且完好。该允许最高温度不应低于其安全极限温度,并在随机文件中对这一安全极限温度给出说明。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条件如下所述,其他特殊工作条件由制造厂自行规定:温度:上限不低于100℃;-
QB/T4929—2016相对湿度:不大于95%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传感器关键材料电阻应变计5. 2.1选择时需要考量供应厂家所提供的应变计敏感栅和基底材料属性,在安全极限温度时不应发生任何变相导致电阻率变化。制作工艺上需要增加对电阻应变计阻值和温度系数的筛选。试验时需要提供样机的电阻应变计温度系数大小及其阻值离散性数值。5.2.2弹性元件材料般需要选用中碳合金钢,其弹性模量E的温度系数阳按合金钢所属牌号中较小者选取。弹性元件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高温耐腐蚀性能,主要是耐高温氧化、硫化性能。试验时需要提供样机的弹性元件材料牌号、热处理硬度(HRC)均值及其温度系数BE,其中BE一般要求不应大于13.4×10-6℃。5.2.3高温应变胶粘剂高温应变胶粘剂除具有高粘结性、高绝缘性外,还应特别注意它的热膨胀系数与弹性元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性,二者热膨胀系数的差值不应大于2×10~6℃,以防止高温时粘结剂错位、国裂开。试验时需要提供样机的弹性元件材料热膨胀系数及高温应变胶粘剂温度系数5.2.4高温导线用于传感器引出线的导线被称为高温导线。其导线导体应具备极限温度下的抗氧化性能,其导体绝缘层和导线护套应具备极限温度下的抗老化性能,在经过安全极限温度试验前后,导线导体的光泽度不应出现明显的焦化和发黑,导线绝缘层与护套都能通过折弯试验而不出现目视开裂情况见。5.3基本特性5.3.1电气特性输入电阻传感器的输入电阻是指在正、负激励端子上测得的阻值,其其离散性应符合表1规定输出电阻传感器的输出电阻是指在正、负信号端子上测得的阻值,其离散性应符合表1规定表1输入、输出电阻允差输入电阻允差输出电阻允差±10%±1%绝缘电阻传感器的绝缘电阻是指激励端子和信号端子一外壳;激励端子和信号端子一屏蔽端子之间分别测得的绝缘电阻制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_T 6423.2-2013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2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pdf
- YD_T 1762.1-2011TD-SCDMA/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pdf
- WS_T 491-2016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pdf
- SJT 10227-1991电子工业用硅酸钾溶液粘度的测定方法.pdf
- NY_T 2686-2015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pdf
- NYT 1640-2008农业机械分类.pdf
- QC_T 847-2011下水道疏通车.pdf
- NYT 1155.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2部分:活性测定试验 玉米根长法.pdf
- SN_T 2371-2017木质包装热处理操作规程.pdf
- QC 690-2002压缩天然气客车技术条件.pdf
- SJ_T 11584-2016锡球规范.pdf
- SN_T 3640-2013出口食品中致泻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PCR法.pdf
- SY 6320-2016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pdf
- NYT 1699-200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户用沼气池技术条件.pdf
- NY 591-2002切花 石斛兰.pdf
- QX_T 286-2015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数据文件格式.pdf
- YD 838.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则.pdf
- TB_T 3517-2018铁路电力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装置.pdf
- TB_T 1632.1-2014钢轨焊接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
- SJ_T 2964.1-2013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规范 压电陶瓷鉴频器 第1部分:总规范 鉴定批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