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年九江市武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pdfVIP

2020年九江市武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九江市武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乡村复制品 李光彪 从乡村出来,游离于世态,漂泊在异乡,常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如果在国外,我会用别扭的英语 回答:“我是中国人。”如果在省外,我会用不流利的普通话回答:“我是云南人。”如果在云南,我会用浓厚 的方言回答:“我是楚雄人。” 我出生于滇中彝山的乡村农家,从小就受“变狗都要在城市才有更多骨头啃”的影响,历经曲折,不懈跋 涉,扬眉吐气,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城市。端上了衣食有保障的“铁饭碗”,成了“双职工”家庭,拥有了矗立空 中的钢筋水泥住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刚进城的那些年,带着浓浓的乡下口音,面对陌生的人群 和环境,既自卑,又自豪。自卑的是从山旮旯里来,无依无靠,自豪的是已“农转非”,走出了厚厚的大山。 久居城市,便有许多感悟。其实,城市最早原本也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然后,土地上走来了耕耘的先驱者, 筑巢搭窝,有了村庄,繁衍生息,有了物物交换的乡街子和小集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长大,从村庄演 变为不种庄稼,只种高楼大厦的城市。住在高楼里的人,虽然不像乡下人那样,使用农具,饲养家禽六畜, 但各自的屁股下都坐着一个职位,立足的脚下都踩着一寸土地。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不可能离开土地,悬空谋生。 走进办公室,电话、电脑、相机、钢笔,犹如农民常用的锄头、镰刀、犁、耙,缺一不可。办公桌就 像一块农民依赖的土地,书写的材料如一茬茬轮回耕种的庄稼,见证着自己的辛劳付出与收获。若荣升一 官半职,掌门一方,单位就像一块农民承包的土地。要种什么庄稼?是否会有好的收成?全靠自己思谋、 指挥、组织,才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漫步街头,那些各式各样疾驰奔跑的车辆,仿佛是行走在乡间牛、马、驴、骡的蜕变;不绝于耳的喇 叭鸣叫声,仿佛是乡村的六畜在嘶吼;沙沙的车流声,仿佛是乡村川流不息欢唱的小河。那些百里挑一的 树木,仿佛是从乡村筛选出来选送部队的精兵,栽在街道旁,或是公园、广场、机关,像人一样扎根城市, 装点城市的容妆。那些如牛巨石,也被选美似的运进城市,立在显眼的地方,并镌刻上名人的题字,成为 了城市文化瑰宝的象征。回到家里,看看锅里煮的,碗里端的,每天必不可少的粮、酒、肉、菜、油、盐, 以及很多生活用品,都来自于乡村,都是农民耕耘土地奉献的硕果。即便是那些铁制的、铜制的、木制的 用具,或是瓷器、篾器、石器等家具什物,虽然从它们的身上已闻不到泥土的气息,但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加工制作得再精美,最初的原料还是产自于乡村的泥土。就连自己的住房,所需的砖、瓦、砂、石,同样 还是来自于乡村山川的给予,并且都是背井离乡涌向城市淘金的农民兄弟亲手建盖。 转眼,我在挤压的城市里打拼了三十年,不知不觉,在习以为常的岁月里老去,曾经极富诱惑的城市 生活,也魅力减退。反而开始厌倦城市的喧嚣、污染与拥挤,怀旧的心情也越来越重,不时想起老家的山 水、道路、村庄、老人、特产等很多事物。偶尔踏入乡土,住上几天,吃着有泥土芳香的农家菜饭,听着 鸡啼狗咬,雀鸟叽喳,虫蚁啾,看着牛羊吵闹,不停蹄的驴骡马,憨厚拱槽的猪,就倍感亲切。生于斯, 长于斯,依存于乡村泥土的一切,原本是那样的和谐自然。 其实,人是泥土的后裔。每个人不管走多远,离开乡村多久,不论穷富贵贱,不论官商庶民,心中都 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老家,灵魂永远被牢牢拴在了乡村,那片泥土永远是自己的衣胞。直至生命终极的那一 刻,尸骨仍然会像一粒种子,埋入乡村的泥土,坟头上再生的草木,就是自己的化身。 乡村逃兵、城市俘虏的我,像模像样住着村庄一样的别墅,开着飞鸟一样的汽车。可是,早已脱掉布 鞋穿上皮鞋,脱掉粗布衣裳穿上西装的我,总是割舍不下乡村的很多事物,有时总想把自己还原成乡村 的样子。试图复制一些乡村的事物,养过鸡猫狗兔,或多或少都栽着来自乡村的桃梨果木,种着萝卜瓜菜。 在一茬茬泥土的问候中模拟着一缕缕乡愁。人生易老天难老,少小离家老难回。溺入城市的我曾经无数次 地问自己,我究竟是哪里人?却一直找不到准确的答案。 来生回不去乡村的我,透过记忆的反光镜,不断地反复梳理人间沧桑,世态炎凉,才恍然大悟:我是 一粒被风从乡村吹来的草籽,幸运地落入城市的空隙,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被城市翻版,变成 了乡下人的复制品。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