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书韩巡礼》补遗
唐朝中州志是一部丰富的史料,是对世界博览会的一个极好的评价。虽历代学人多加考证,然未尽之言犹比比皆是,校集之余,试缀数例,以正于中州学长。
(一) 《隋书》卷四八《升官传》载
咸亨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韩昭墓志,是隋朝开国功臣韩擒虎之子墓志(图一)。所载韩氏家世可补正《隋书》韩擒虎传之记载。
《隋书》卷五二韩擒虎传云:“韩擒,字子通,……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加上仪同,拜永州刺史……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开皇初,……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进位上柱国,……别封寿光县公,食邑千户。以行军总管屯金城,……即拜凉州总管。”《北史》卷六十八本传所载与之相同。
《隋书》及《北史》本传又称:“子世谔,……杨玄感之作乱也,引世谔为将,每战先登,及玄感败,为吏所拘。……世谔因得逃奔山贼,不知所终。”
韩昭墓志则云:“祖雄,周开府仪同三司左卫大将军,洛、宜、华、□、陕五州诸军事,五州刺史,新义郡开国公。父擒虎,本郡太守,金紫光禄大夫,和、永二州诸军事,二州刺史,卢、
(二) 从《隋书》卷一六四《权志》,页“显庆四年,年病犯死于三府,不言二。”
并夫人陆氏墓志跋
河南新安千唐志斋收有上元二年二月廿八日长孙府君墓志一方。志石上名讳、字泐漶不清。其名为单名,隐约残存右半边羊字。据志文中所载事例,可判断其为长孙祥墓志。该墓志曾收录入罗振玉《墓志征存目录》卷二页二十五及范腾端《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碑目》页四十八。
志文云:“曾祖兕,周武卫大将军,勋、绛、雄三州刺史,平原公。祖炽,隋户部尚书,饶良靖公。父安世,隋通世舍
长孙无忌被诛,是唐高宗年间的一大政治冤案。长孙无忌是唐代的开国功臣,又是扶助高宗即太子位、亲受唐太宗托孤重任的近臣。《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唐太宗在世时,曾图画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作《威风赋》以赐无忌,并亲自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於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尔辅政后,勿令谗毁之徒损害无忌。若如此者,尔则非复人臣。”高宗即位后,也对长孙无忌毕恭毕敬。“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但高宗欲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皇后时,“无忌屡言不可。”使武后“心甚衔之”。显庆四年,许敬宗向高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流黔州。”而后,“敬宗寻与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寻没其家。”
长孙祥墓志正可为长孙无忌这一冤案增添一佐证。其志文云:“显庆四年,因事卒於雍州界。”又云:“失在一朝,差以千里。”其语意显然是在隐曲地说明长孙祥死于非命。据志文记载长孙祥履历为:“中书舍人,又任太子率更令,又转户部侍郎、又除吏部侍郎、又除尚书左丞,寻转御史大夫,又迁刑部尚书,检校荆州长史:又除常州刺史。”较《旧唐书》所载长孙祥身世详细确切。长孙祥最后任常州刺史,死在雍州。当是被朝廷捕至雍州(京兆)加以杀害的。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卷之十二)记载:凉州长史赵持满,与韩瑷、无忌姻亲,许敬宗惧为己患,诬其同反。追至京,拷讯,……遂死狱中。尸於城西,亲戚莫敢视。”《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所载与之近同,又云:“长孙氏、柳氏缘无忌、奭贬降者十三人。”可见当时因长孙无忌案而受牵连者之命运。长孙祥之结果正与此同,故家人在墓志中仍不敢言其死因。
长孙祥其父安世,当名仁,字安世。唐代墓志中有贞观十一年十月二十日长孙仁(暨妻陆氏)墓志。志称:“公讳仁,字安世,……祖兕,魏左光禄大夫,周勋、绛、熊三州刺史,平原侯。……父炽,隋大理大卿,民部尚书,靖公。”又云:“(长孙仁,隋)授太子舍人,……上台通事舍人,……检校河南郡陕县令。……避难洛州,……终於雍州光德里第。”而《隋书》长孙炽传则作:“子安世,通世谒者。”《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则作:“无忌从父兄安世,仕王世充,署为内史令,东都平,死于狱中。”均与志文不合。此志可与《隋书》、《两唐书》互补。
(三) 萧氏大比丘尼寺,子其女,或子同至济度寺
永隆二年三月廿三日济度寺故比丘尼法灯法师墓志铭,乃是唐初著名的佞佛宰相萧瑀女儿的志铭。其志中云:“父瑀,梁新安王,隋金紫光禄大夫行内史侍郎,皇朝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太保上柱国宋国公”(图二)。
与之同出的还有其长姊比丘尼法乐墓志铭,形制略同,内容语体亦颇相似。迁窆之日亦为永隆二年三月廿三日,当为同时制作埋入墓地的。法乐墓志铭云:“年甫三龄,归诚六度,脱屣高族,落发祗园。”“以咸亨三年九月十九日迁化於蒲州相好之伽蓝,春秋七十有四。”而法灯志文云:“法师即太保第五女也,年甫二八,修行四谛”,“姊弟四人,同出三界”,“以总章二年十月五日迁□於蒲州相好寺。春秋卅有九。”
《陶斋藏石记》卷十九页九,收录法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