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100B 17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7部分: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盆栽法Pesticides guidelines for laboratory bioactivity testsPart 7: Potted plant test for fungicide control of downy mildew on cucumber2006-07-10 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发布
NY/T 1156.7--2006前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为系列标准。本部分是《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的第7部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春雨、吴新平、徐文平、刘亮、张薇、邱涧平。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
NY/T 1156.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7部分: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盆栽法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盆栽法测定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生物活性测定的农药登记室内试验,其他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2试验条件2.1试验靶标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记录菌种来源。2.2仪器设备2.2.1 电子天平(感量0.1 mg);2.2.2喷雾设备;2.2.3人工气候箱或光照保湿箱;2.2.4生物培养箱;2.2.5培养皿;2.2.6移液管或移液器等。3试验设计3.1试材准备选用感病黄瓜品种盆栽,幼苗长至4片~6片真叶期备用。3.2药剂3.2.1 试验药剂试验药剂采用原药(母药),并注明通用名、商品名或代号、含量和生产厂家。3.2.2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采用已登记注册且生产上常用的原药。对照药剂的化学结构类型或作用方式应与试验药剂相同或相近。3.3 试验步骤3.3.1孢子襄悬浮液的准备选择病源叶片,用4℃蒸馏水洗下叶片背面霜霉病菌孢子囊,配成悬浮液(浓度为每毫升1×105个~1×107个孢子囊),4℃下存放备用。3.3.2药剂配制水溶性药剂直接用水溶解稀释。其他药剂选用合适的溶剂(如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等)溶解,用0.05%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个~7个系列质量浓度,有机溶剂最终含量不超过1%。3.3.3药剂处理1
NY/T 1156.7—2006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片两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3.3.4接种与培养将新鲜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接种于叶片背面。每处理不少于5盆,每盆2株。保护性试验在药剂处理后24 h接种;治疗性试验在药剂处理前 24 h接种。接种后在每天连续光照/黑暗各12 h交替,温度为17℃~22℃,相对湿度为 9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4调查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对接种叶片进行分级调查。采用如下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5数据统计分析5.1计算方法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Z(N;Xi)(1)X 100X :N×9式中:X-病情指数;N;各级病叶数;i ——-相对级数值;N-—调查总叶数。防治效果按公式(2)计算:P= CKPT×100(2)CK式中:P ——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率(%);-空白对照病情指数;CK --药剂处理病情指数。PT5.2统计分析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防效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so、ECo等值及其 95%置信限。进行药剂联合毒力测定时,根据Wadley法或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增效系数(SR)或共毒系数(CTC),评价混剂的联合作用类型。Wadley法: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按式(3)、式(4)计算:PA + PB(3)× 100XI=PA/A+PB/B2
NY/T 1156.7—2006式中:Xi一一混剂的 ECso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PA—混剂中 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PB -一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A ——混剂中 A的 ECso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B —混剂中 B的 ECso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X1SR =(4)X2式中:SR混剂的增效系数;X—混剂ECso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 1257-2003大谷蠹的检疫鉴定方法.pdf
- TB_T 1869.5-2013铁路信号用变压器 第5部分:BZ系列中继变压器.pdf
- SN_T 4271.4-2015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采集方法 第4部分:蜚蠊.pdf
- SYT 5781-1993变质岩潜山油藏描述.pdf
- SH 0164-1992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pdf
- SY 5238-2008有机物和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pdf
- NY_T 2370-2013户用生物质炊事炉具性能试验方法.pdf
- TD_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pdf
- SNT 1828.14-2006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锂电池组.pdf
- SJ_T 11491-2015短基线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硅中间隙氧含量.pdf
- NY_T 3146-2017动物尿液中22种β-受体激动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 SL 551-201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 SH 1146-1992工业用乙苯中水浸出物PH值的测定.pdf
- SB_T 10846-2012物流仓库货架储位编码.pdf
- QB_T 4065-2010工业用缝纫机 平缝机电磁铁技术条件.pdf
- SY_T 6176-2012气藏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pdf
- NY_T 187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技术条件.pdf
- QBT 2072.8-1994制糖机械 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 视镜罩.pdf
- QB_T 4410-2012家用电冰箱电子控制器.pdf
- YB_T 5051-2016硅钙合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