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锦 瑟 一 作者介绍 【其人】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便去世。  【其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二 初步感知 “思接千载”而“视通万理”(《文心雕龙》神思篇) 漆有织锦纹的瑟无缘由有五十根弦,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青年时代,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迷失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思恋爱慕的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往事如大海中的明珠,在月光下闪着泪光,又如埋藏于蓝田的宝玉,在阳光下升起轻烟。这些感情哪能等到回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模糊不清了。 锦瑟   本义:楚人喜爱的一种丝类乐器。《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锦瑟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三 诗歌精研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待:岂待,哪里用得着等到。 当时:那时。 惘然:怅然若失。 此情何情?当时何时?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上句典出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月笼沧海,珍珠上点缀着粒粒泪珠。此句全以冷色调写成。珍珠,本是美好之物,可就是这美好之物上,偏偏附着泪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张力的意象组合。李商隐笔下的悲哀与绝望,往往又是极美的,这是他诗歌的一大特色。这固然是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不过我们知人论世,联系李商隐的生平,似乎还能发掘别的内容。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一生都在“牛李党争”的缝隙中求生,以至于“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二首》其二)。沧海、珍珠这样的组合,不难让人想到“沧海遗珠”之典。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沧海遗珠,言被埋没之人才。用以指称李商隐其人,大概是非常合适的。 下句语出唐司空图《与极浦书》中引中唐诗人戴叔伦之言:“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戴叔伦之语,是言诗法。而此处李商隐援引,又要说明什么呢? 蓝田产美玉,暖日照耀下,美玉升起缥缈云烟。此句全以暖色调写成,与上句形成对比。烟雾缭绕,通常情况下会对我们视觉造成极大的阻碍。良玉,本是美好之物,可就是这美好之物上升起缥缈云烟。这是一种迷幻的意象组合。如果就整一联而言,似乎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无论是日夜,无论冷暖,无论山海,没有一处能得到那么美丽的东西,美好永远是跟悲哀和失落结合在一起的(参《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既然得不到,那就无须追寻。无须追寻,即没有这样的悲哀与失落。然而李商隐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上句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对比诗句与《庄子》原文,我们发现,李商隐虽是用典,却多点化之笔。此句中“晓”“迷”即是如此。 晓,破晓,天亮。一般而言,天亮即意味着梦醒。迷,沉迷,痴迷,耽溺。庄子在梦里变成蝴蝶,“自喻适志”,天亮梦醒,仍然久久痴迷梦境。这是《齐物论》原文所没有的。在庄子那里,“自喻适志”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超然“物化”状态,被李商隐借来,却是说对美梦的痴迷。 相传战国末年杜宇在蜀称帝,号望帝,为蜀除水患有功,后禅位,退隐西山,蜀人思之。时适二月,子规(杜鹃)啼鸣,以为魂化子规,故名之为杜宇,为望帝。(《华阳国志·蜀志》)对比故事,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李商隐的点化之笔。 春心,可代指相思。义山《无题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