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C 1067-2004大银鱼.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150B 52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1067—2004大银鱼Big icefish2005-01-04 发布2005-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言本标准的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为强制性的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条款。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江、戈志强、吴萍、陈葵、朱玉芳、沈其璋。I SC 1067—2004大银鱼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大银鱼[Protosalanr hyalocranius(Abbott)]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大银鱼的种质检测与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SC 1037 鲂3名称与分类3.1学名大银鱼[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 ] 。3.2分类地位鲑形目(Salmonoidei)、银鱼科(Salangidae)新银鱼亚科(Neosalmd)、大银鱼属(Protosalan.r)。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4.1外部形态4.1.1外形体细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而扁平。吻尖,呈扁三角形,吻长短于眼前头宽。眼后缘至吻端距离与眼后头长约相等。口宽大,下颌长于上颌,前颌骨和上颌骨各有齿一列,聘骨部有齿二列,犁骨无齿。鳃孔大,具假鳃,鳃耙短而疏。除性成熟雄体臀鳍上方具一列软质鳞片外,全体无磷。体无侧线。背鳍一个。脂鳍很小,与臀鳍基末端相对。胸鳍有发达的肌肉基。腹鳍起点至胸鳍起点的距离小于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尾鳍叉型。腹鳍后至泄殖孔前有透明的腹棱膜。体无色透明。成鱼头背的脑上方有花瓣状黑色素纹。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素。体侧肌节也有小黑色素点。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及鳍条上布有疏密不等的黑色素,尾鳍色素浓密。大银鱼外部形态见图1。4.1.2可数性状背鳍鳍式:D:Ⅱ-14~~17;臀鳍鳍式:A:Ⅲ-31~35。鳞片:性成熟雄体臀鳍上方具一列软质鳞片,26~3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3~17。I SC 1067-200410mm10mm图1 大银鱼外形图4.1.3可量性状大银鱼成体长度通常约为100mm~200mm。体长为体高的6.5倍~12.6倍,为头长的3.9倍~5.8倍。头长为吻长的2.2倍~3.6倍,为眼径的4.6倍~9.6倍,为眼间距的2.7倍~4.7倍。4.2内部构造4.2.1有管,单室,位于腹腔背部。4.2.2脊椎骨脊椎骨总数为61~73。4.2.3腹膜腹膜为白色。5 生长与繁殖5.1 生长太湖水域不同生长期大银鱼的实测平均体长和实测平均体重见表1。各月龄大银鱼实测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表 1 91011122345678月龄1120.7071.0094.20103.33110.00116.50118.87122.72124.24体长,mml9.4224.4348.209.808.626.910.001660.030000.42471.373.434.616.176.967.62体重,g注:样品为雌雄混合样本,体长、体重均为平均值。大银鱼的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5.2繁殖5.2.1产卵期一般在12月份上旬至翌年2月份下旬,盛产期在12月份下旬至1月份中旬,产卵高峰期持续3d~5d。冬天不结冰水域的产卵水温为2℃~6℃,结冰水域则在冰下,产卵水温为1.5℃~3.0℃。5.2.2繁殖习性一年性成熟,一次性产卵,为沉性卵,略带黏性。亲鱼产卵后不久死亡。5.2.3怀卵量绝对怀卵量为3×103粒~34×103粒,平均11000粒左右;其相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500粒~1200粒,平均每克体重850粒左右。6 遗传学特性6.1 细胞遗传学特性2 SC 1067—2004体细胞染色体数:2 n=56,染色体臂数(NF):112;核型公式:6 sm+50m。大银鱼染色体核型见图2。1!1双n盛12 3100B1tt8u111045896710 80118s01378901112 14 1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