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053—2011蜜柑大实蝇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Bactrocera tsuneonis (Miyake)2011-09-01 发布201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053—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华中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红利、向子钧、刘慧、周华众、冯晓东、王永模、孙劲松、秦仙姣、王福祥。
NY/T2053—2011蜜柑大实蝇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tsuneonis)的检疫检测与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蜜柑大实蝇的寄主实施检疫过程中的检测与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3原理3.1发生与为害蜜柑大实蝇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该虫最早发现于日本九州南部的野生橘林中。现分布于日本、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主要为害柑橘类,包括金柑、酸橙、甜橙、柑、红橘、温州蜜柑等。3.2鉴定依据依据蜜柑大实蝇形态学特征及与其近缘种的特征比较进行鉴定。4仪器、用具及试剂4.1仪器体视显微镜、手持放大镜、测微尺、养虫箱、干燥箱、冰箱等。4.2用具诱捕器、小刀、镊子、量筒、烧杯、培养Ⅲ、小型干燥器、塑料袋、广口瓶、标签纸、防虫网罩、白瓷盘等。4.3试剂乙醇、冰醋酸、甘油、福尔马林、水解蛋白等。5制剂5.1保存液乙醇一甘油保存液:在75%的乙醇中加人0.5%~1%的甘油。福尔马林、乙醇、冰醋酸保存液:5份福尔马林、15份80%乙醇、1份冰醋酸混合而成。5.2引诱剂按照水解蛋白2份,甜橙汁、黄酒、醋、蜂蜜各1份,水10份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6检测6.1产地检测6.1.1检测范围各类柑橘园,重点是红橘和蜜柑园。6.1.2成虫调查1
NY/T 2053—20114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柑橘果园中每667m²随机悬挂3个蜜柑大实蝇诱捕器,诱捕器离地面1.5m,每7d收集一次诱集的成虫,将收集到的成虫放入盛有70%乙醇的广口瓶中,带回室内鉴定。6.1.3幼虫调查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柑橘果园中选择现果早、有代表性的柑橘园3个~5个,在每个橘园中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株橘树,采集橘树上未熟先黄的果实和该树的落地果共10个~20个,查看果皮上有无产卵痕、脱果孔。如未发现虫果或幼虫,可检查落地果周围5cm深的表士中有无幼虫和。将符合附录C描述症状的果实及收集到的虫体带回室内鉴定。6.2调运检测6.2.1准备工作核对待检柑橘的产地、包装、品种、数量等基本情况,特别注意核对柑橘产地或途经地是否是疫情发生区。6.2.2现场检查对集装箱、运输工具等用肉眼检查,特别注意检查缝隙、角落等处。发现可凝成虫或幼虫将其放人乙醇一甘油保存液中,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地点、采集人、寄主等基本信息,待进行种类鉴定。6.2.3抽样检测抽样方法按GB15569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检测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镜对抽查样品果实逐个进行检查,查看果皮上有无产卵痕、脱果孔。发现有产卵痕的果实,将其装入取样袋带回检疫实验室饲养、鉴定,并填写附录F;发现有脱果孔的果实,用小刀剖开,自测或用放大镜查看是否有状幼虫,将有幼虫的果实装入取样袋带回检疫实验室进行室内检验鉴定,并填写附录F;将未见幼虫的果实集中进行药剂处理。7鉴定7.1成虫将采集到的成虫按照附录A、附录B、附录E所描述的蜜柑大实蝇成虫形态特征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鉴别。7.2幼虫将采集到的幼虫按照附录A、附录B、附录E所描述的蜜柑大实蝇幼虫形态特征及其与近似种的区别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鉴别。当幼虫较小难以鉴定时,可将幼虫按附录D进行饲养,待幼虫老熟或成虫羽化后进行鉴定。7.3结果判定以蜜柑大实蝇形态特征为依据,符合附录A和附录B所描述形态特征的则确定为蜜柑大实蝇。并将鉴定结果填人附录G。8标本制作与保存成虫制作为针插标本;卵、幼虫、放人指形管中,注人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保存液,上塞并用蜡封好后,填写好标签,妥善保存。9档案保存调查、抽样记录、鉴定结果等原始记录材料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2
NY/T 2053—2011附录A(资料性附录)蜜柑大实蝇的形态特征A.1成虫A.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_T 31449-2016供油管道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pdf
- SH 0558-1993石油馏分沸程分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pdf
- QB_T 5037-2017坚果与籽类食品设备 带式干燥机.pdf
- TBT 1866-2006驼峰溜放车组测重设备通用技术条件.pdf
- SJT 10071-1991半导体集成电路CH2022型4位移位寄存器详细规范.pdf
- QB 2141.2-1995日用小刀锋利度测试方法.pdf
- NYT 1345-200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肌醇的测定.pdf
- NY_T 2651-2014香辛料辐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pdf
- SJ_T 11731-2018钢铁供应链协同规范 业务需求和整体框架.pdf
- QC 729-2005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条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