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1. 080G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 5078—2010代替YB/T 5078—2001煤焦油萘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Testing of coal tar-Determination of the naphthalenecontent---Gas chromatography2011-03-01 实施2010-11-10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 5078—2010前言本标准代替YB/T5078—2001《煤焦油萘含量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与YB/T507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采用毛细管柱、内标法代替原填充柱、外标定量的方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翠霞、曹素梅、常红兵、王兰、徐明万、谢广粤、孙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704—1983、YB/T5078—1993、YB/T5078—2001。
YB/T 5078---2010煤焦油萘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焦油萘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条件、分析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标准适用于高温炼焦时所得的煤焦油中萘含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99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3试验原理用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煤焦油,在该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内标物正十二烷,利用商品化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微量注射器直接进样,气化的试样被载气携带,分流后一部分进入毛细管色谱柱,在柱出口处追加氮气后由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待测物质。以内标法计算出萘的百分含量。4 试剂4.1 N,N-二甲基乙酰胺:分析纯。4.2萘:色谱纯。4.3正十二烷:色谱纯。5仪器和设备5.1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检测器,程序升温功能,安装毛细管色谱柱的接口及分流、不分流装置,灵敏度为Mt≤1X10-1lg/s的气相色谱仪。5.2色谱工作站或色谱数据处理器。5.3微型旋涡混合仪(转数:2000r/min,振幅:6mm)。5.4色谱柱:石英弹性毛细管柱DB-5,30mX0.32mmX0.25μm,或能达到分离要求的同类型毛细管柱。5.5分析天平:感量0.1mg。5.6氢气:纯度≥99.99%;氮气:纯度≥99.99%;空气:净化后的压缩空气。5.7微量注射器:10μL。5.8移液管:10mL。5.9带密封垫样瓶:12mL。5.1050mL烧杯。试样的采取6煤焦油试样的采取按GB/T1999的规定进行。7 分析步骤7.1按下述柱温及表1所规定的条件调整气相色谱仪,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变动,但需保证萘峰与
YB/T 5078--2010十二烷峰的相对分辨率(R)≥1.5,进样量和仪器的灵敏度应控制在萘的线性相应范围内。R值按式(1)求得:tr(α) —tr(β)R=(1)Y1/2 (α)+Y1/2 (β)式中:R----相对分辨率;tr(α)-一一正十二烷的保留值,单位为毫米(mm);tr(β)萘的保留值,单位为毫米(mm);一正十二烷的半峰宽,单位为毫米(mm);Y1/2(α)—Y1/2(β)——萘的半峰宽,单位为毫米(mm)。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95℃,保持6min;以40℃/min速率升温至150℃,保持1min;再以40℃/min速率升温至250℃,保持1min;然后以40℃/min速率升温至300℃,保持7min。表1典型色谱操作条件控制值控制项目汽化温度/℃300检测温度/℃3002. 63柱流量(N2)/(mL/min)柱前压(N2)/MPa0.08氢气(H2)/(mL/min)35空气(Air)/(mL/min)380半峰宽/min3分流比50:125 尾吹(N2)/(mL/min)进样量/μL0. 4最小峰面积/mm²1007.2在典型色谱操作条件下,主要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及标样、试样的色谱图示于表2和图1、图2表2煤焦油主要组分定性结果组分名称煤焦油各组分相对保留值(R:)标准物质相对保留值(R。)蔡1.0001. 0001. 4111.412β-甲基萘α-甲基萘1. 4461.448联苯1.7431.743范1.7981.801氧苟1.8431.845荔1.9531.941菲2.19482. 201蒽2.2042. 209咔唑2.2462. 2492-甲基葱2.3302.338荧葱2. 4772. 485花2.5342.5392
YB/T 5078—2010N sLIs.pA8003600tOS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_T 4164-2011纤维笔头.pdf
- SN 1083.2-2002焦炭中磷含量的测定.pdf
- SY_T 5153-2017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pdf
- SL 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pdf
- YB_T 4720-2019焦炉装煤烟气收集控制系统技术规范.pdf
- QB_T 4480-2013L(+)乳酸钠.pdf
- QBT 1505-2007食用香精.pdf
- SY_T 6423.8-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8部分: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周自动超声检测.pdf
- SJT 10079-1991半导体集成电路CT54182/CT74182型超前进位产生器.pdf
- SYT 5124-1995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