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YT 5124-1995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pdf

SYT 5124-1995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996-06-30实施1995-12--25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 目次前言范围12原理试剂材料及标样3仪器设备4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5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6测定步骤7数据处理及报告内容8精密度9 言前镜质组反射率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生油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变化的常规分析参数,为了适应90年代专业技术的新发展.便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对SY5124-86《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将原标准名称改为《沉积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适应范围扩大至对于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并对其中的光片制备、仪器调节、组分识别以及数据的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改,提高丁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5124一86。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熊玉文王可仁张学军张敏尹玲张敏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124---1995代替SY5124—86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富集的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2原理镜质组反射率是指在波长546nm土5n11(绿光)处,镜质组抛光面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人射光强度的百分比。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反射光强度转变为电流强度,并与相同条件下已知反射率的标样产生的电流强度相比较而得出。3.试剂材料及标样3.1试剂材料3.1.1固结剂:有机玻璃粉(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或其他固结材料。3.1.2预磨材料;水砂纸(300~900=)或刚玉粉(M20~M5)。3.1.3抛光液:氧化铝或氧化铬悬浊液。3.1.4酒精或异丙醇(分析纯)橡皮泥、载玻片。3.1.53.1.6浸油:在23±1℃时,546nm波长的绿光下,折射率为1.5180±0.0004。3.2标样根据测定需要选用合适的国内外用于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标样系列。4仪器设备4.1双目偏光显微镜载物台:垂直于显微镜竖轴,能旋转360°,带有沿X、Y轴移动的机械尺。4.1.1光源:100W钨卤灯。4.1.2棱镜和平面镜垂直照明器。4.1.3物镜:放大倍数为×32~×125,无应变油漫物镜。4.1.4目镜;放大倍数为×10,装有十字丝和测微尺。4.1.54.1.6视域光阑和孔径光阑:其中心和大小可调节。4.2光度计4.2.1光电倍增管:对可见光,特别是波长546nm的光线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足够的倍增率,稳定性和线性良好。4.2.2单色仪:调整至波长为546nm;或透射峰值波长为546nm±5nm的滤光片。4.2.3测量光阑:直径为0.2~1.0mm。4.2.4电子控制系统4.3其他辅助设备4.3.1电子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220V,稳压精度土1.0%。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5-12-25批准1 SY/T5124-19954.3.2试样制备装置;压平器、压片机、预磨机、抛光机。5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5.1送样要求所送样品应注明地区、井号、深度、层位以及岩性等。5.2光片制备5.2.1用固结剂与样品按-定比例混合固化成型,也可用岩石直接切片。5.2.2用水砂纸或刚玉粉进行预磨。5.2.3用抛光液抛光。5.2.4泥炭、褐煤或其他不能用水剂抛光液抛光的样品用酒精或异丙醇预磨、抛光。5.3光片质量要求5.3.1置于×10或×20干物镜下观察,光片的抛光面应无污斑、无针状擦痕、无布纹,组分界限清晰,极少划道和麻点。5.3.2将合格的光片放置于干燥器内,12h后方可测定。6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6.1测定对象有机质在成熟-过成熟阶段、选择无结构镜质体(collinite)中的均质镜质体(telocollinite)和基质镜质体(desmocollinite);有机质在未成熟低成熟阶段,选择均匀凝胶体(levigelinite)或充分分解腐木质体(euulminite)作为测定对象。6.2检测环境室内应注意防尘、防振及房间内光照的一致性。室温23℃±3℃,相对湿度70%以下。7测定步骤7.1仪器调节7.1.1仪器启动打开电源、测量灯和仪器有关的电器部件,预热30min~1.0h,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7.1.2显微镜光学系统检调7.1.2.1校正物镜中心,使其与显微镜竖轴一致。7.1:2.2调节孔径光阑,推人勃氏镜或取下目镜观察,使其像与十字丝中心对中。7.1.2.3调节视域光阑,使其直径为测量光阑的2倍,成像位置与测量光阑重合于同一观察面,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