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碱,NaOH,氢氧化钠,苛性钠。
工业品:液体,固体。
纯碱,NaCO3,苏打,碱灰。
工业品:白色粉末。;第一节 烧碱生产;一、烧碱生产发展过程;1892年美国人卡斯勒(H. Y. castner)发明水银法电解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氯碱产品从军用转入民用,以及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氯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更加促进了氯碱工业的发展。
1969年美国首先使用装备金属阳极的隔膜电解槽,为隔膜电解槽工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
1975年,世界上第一套离子交换膜法电解装置在日本旭化成公司投入运转。
;我国最早的隔膜法氯碱工厂是1929年投产的上海天原电化厂
1952年国内第一家水银法氯碱工厂——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
1974年我国首次采用金属阳极电解槽,在上海天原化工厂投入工业化生产。
1986年我国甘肃盐锅峡化工厂引进第一套离子膜烧碱装置投产以来,离子交换膜法电解烧碱技术迅速发展。;二、离子膜电解法烧碱生产;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结构;;;;离子膜电解槽;;;;二次盐水精制;二次盐水精制流程;钙镁离子吸附;螯合树脂再生;;; 在电槽阴极室加入与碱浓度相当的纯水量控制产品浓度在32.0~32.5%指标范围内。在直流电作用下进行电解,电槽阴极分离器溢出规定浓度的氢氧化钠产品,冷却后用泵送至用户。阴极分离器放出的氢气经处理后送用户,同时阳极分离器流出的淡盐水经调节PH至2左右,使氯酸盐和次氯酸盐分解,析出氯气并入总管,淡盐水经脱氯合格后送回化盐工序再使用;阳极分离器放出氯气经洗涤、冷却、干燥后送用户。不合格氯气和事故氯自动切入事故氯除害塔,用15.0%氢氧化钠循环吸收制成10.0%次氯酸钠后综合利用。;间歇法锅式蒸煮固碱;;固碱的制造;升膜蒸发;;;; 由蒸发工序送来的合格的45%液碱至高位槽,经计量后送入升膜蒸发器,用0.3~0.4MPa(表压)的蒸汽加热,碱液在升膜蒸发器中呈膜状沿管壁上升,被浓缩至60%左右,温度约110℃。
然后从蒸发器下部出口流入60%碱液缓冲罐,再由液下泵将碱液送至碱液分配管后进入降膜蒸发器。碱液在降膜蒸发器中被熔融盐加热,浓缩成熔融烧碱流入成品分离器。
成品分离器中的熔融烧碱温??一般控制在395~415℃,经液封装置自动流出,直接灌桶包装或流入片碱机制成片碱。
;;纯碱的生产;;索尔维法的总反应:
2NaCl + CaCO3 → Na2CO3 +CaCl2
通过下列主要化学反应来完成:
(1) CaCO3 → CaO +CO2↑
(2) CaO +H2O →Ca(OH)2
2NaCl +2NH3 + 2H2O + 2CO2 →
2NaHCO3↓+2NH4Cl
(4) 2NaHCO3 → Na2CO3 +CO2↑+H2O
(5)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联合法制碱;;烧碱,NaOH,氢氧化钠,苛性钠。
工业品:液体,固体。
纯碱,NaCO3,苏打,碱灰。
工业品:白色粉末。;第一节 烧碱生产;一、烧碱生产发展过程;1892年美国人卡斯勒(H. Y. castner)发明水银法电解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氯碱产品从军用转入民用,以及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氯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更加促进了氯碱工业的发展。
1969年美国首先使用装备金属阳极的隔膜电解槽,为隔膜电解槽工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
1975年,世界上第一套离子交换膜法电解装置在日本旭化成公司投入运转。
;我国最早的隔膜法氯碱工厂是1929年投产的上海天原电化厂
1952年国内第一家水银法氯碱工厂——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
1974年我国首次采用金属阳极电解槽,在上海天原化工厂投入工业化生产。
1986年我国甘肃盐锅峡化工厂引进第一套离子膜烧碱装置投产以来,离子交换膜法电解烧碱技术迅速发展。;二、离子膜电解法烧碱生产;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的化学结构;;;;离子膜电解槽;;;;二次盐水精制;二次盐水精制流程;钙镁离子吸附;螯合树脂再生;;; 在电槽阴极室加入与碱浓度相当的纯水量控制产品浓度在32.0~32.5%指标范围内。在直流电作用下进行电解,电槽阴极分离器溢出规定浓度的氢氧化钠产品,冷却后用泵送至用户。阴极分离器放出的氢气经处理后送用户,同时阳极分离器流出的淡盐水经调节PH至2左右,使氯酸盐和次氯酸盐分解,析出氯气并入总管,淡盐水经脱氯合格后送回化盐工序再使用;阳极分离器放出氯气经洗涤、冷却、干燥后送用户。不合格氯气和事故氯自动切入事故氯除害塔,用15.0%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