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Y_T 3060.1-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抗条纹病.pdf

NY_T 3060.1-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抗条纹病.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060.1—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抗条纹病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barley varieties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Part 1 :Barley stripe2017-04-01实施2016-12-23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060.1—2016前言NY/T3060《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抗条纹病;-第2部分:抗白粉病;-第3部分:抗赤霉病;一第4部分:抗黄花叶病;第5部分:抗根腐病;——第6部分:抗黄矮病;—第7部分:抗网斑病;第8部分:抗条锈病。本部分为NY/T3060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海大学、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靖环、蔺瑞明、邱军、杨建明、郭青云、冯晶、汪军妹、王凤涛、贾巧君、姚强、王树杰、尚毅、华为、陈万权、徐世昌。- NY/T3060.1—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抗条纹病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大麦条纹病抗病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本部分适用于大麦(HordeumuulgareL.)品种对条纹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病性评价。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抗病性diseaseresistance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2. 2抗病性鉴定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resistance通过相应技术方法和标准鉴别寄主植物对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平。2. 3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发病的能力。2. 4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放于植物体适当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2. 5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 scale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2. 6抗性评价evaluationof resistance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 7分离物isolate采用人工方法分离获得的病原菌的纯培养物。2.8严重度severity发病植物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体积的百分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说明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2. 9大麦条纹病barley stripe由大麦条纹病菌[Pyrenophoragraminea(Rabh.)Ito etKuribay]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的大麦真菌病1 NY/T3060.1—2016害(参见附录A),主要由带菌种子传播或病原菌分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在大麦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症状:叶片失绿坏死,形成与叶脉平行的赤褐色细长或断续相连的条纹,穗畸形,籽粒不饱满,植株矮小不能抽穗或全株死亡等。3病原物接种体制备3.1病原菌分离和确立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以常规组织分离法或单孢分离法分离条纹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为P.gramineu(Rabh.)ItoetKuribay后,再经致病性测定,扩繁保存备用。抗病性鉴定接种条纹病菌分离物应为当地的优势菌株。3.2菌株扩繁将保存菌株转接到PDA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于25℃培养8d~10d,菌落长满整个培养血。3.3菌种保存3.3.1短期保存分离的菌株转接到PDA培养基试管斜面上,在黑暗条件下于25℃培养8d~10d菌落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再转接1次,同样条件下培养至菌落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待用。在此期间,菌株能保持致病能力,可做短暂保存,一般可保存18d~20d。在PDA培养基上,多次转接的菌株致病力会降低或丧失。3.3.2长期保存菌株通过幼芽接种到高感条纹病的大麦品种,接种后移植盆栽,外罩双层400目纱网隔离,防止外来菌株孢子侵染。收获感病植株种子,于5℃冰箱中保存。休眠菌丝体在种子体内可存活5年~10年,带菌种子萌发生长,可从病叶中再次分离获得病原菌株,一般种子保存的菌株以2年为宜。幼芽的接种采用“三明治”法,具体操作方法为:a)将保存的供试菌株转接到直径10cmPDA平板中,25℃、黑暗条件下培养8d~10d,菌落长满整个培养皿。b)种子洗净消毒,用5%次氯酸钠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1次,70%乙醇水溶液浸泡30s,无菌水冲洗1次,70%乙醇水溶液再浸泡30S,无菌水冲洗3次。c)将消毒好的种子用无菌水浸泡24h,至种子露白,均匀摆放在长满菌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