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以及英国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docxVIP

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以及英国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以及英国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杨知 云) 一.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 (一)昔日伦敦雾霾的惨状 19 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使得英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英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在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1952 年伦敦大雾事件”。 1952 年 12 月 5-8 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 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 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 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清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1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 4 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 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 多人陆续丧生。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 350 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 头严重中毒,其中14 头奄奄待毙。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大雾持续到 12 月 10 日才逐渐散去。 图 1 1952 年冬天,伦敦东区一家工厂在浓雾中继续排放着烟尘2 引自 2013 年 1 月 14 日 深圳广电集团; 摘自自然之友编《20 世纪环境警示录》 引自老照片《昔日伦敦的雾霾惨状》 老胡博客文化(以下图片同理) 图 2 1953 年,一位女士正给她的爱犬戴上口罩,他们身后的商店和行人淹没在浓 雾之中。 图 3 1953 年 1 月,市民在一家商铺抢购口罩 图 4 1958 年 10 月,交警在浓雾中指挥交通 除了这次大雾事件外,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政府虽多次大力整顿环境问题,抗污、排污等等,但伦敦战雾并没有到此为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汽车走进家庭,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铅吸入人体后就再也无法排 出,严重影响人类后代的智力。随后英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但是到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 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 物,形成“光化学烟雾”。于是,为了使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英国政府便通过法律、制度等 政策措施,严格指定策略加强整顿。到如今,英国伦敦已从昔日的“雾都”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 (二)伦敦雾霾的成因分析 以煤炭为支撑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为英国社会经济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环境不 断恶化。 20 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 家庭也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城市发电也主要靠煤,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 一节节燃煤专列开进首都。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中。在没有风的时 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于是就形成了“大雾围城” 的状景。 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随之走入广大家庭,私家车 数量激增,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逐渐五代煤烟成为主要污染源。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走进家庭,城市中私人轿车大量激增, 汽车尾气便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形成“光化学烟雾”。 当时英国社会里不同阶层存在不同的环境观念,各个阶层为了追逐各自的 眼前利益,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当时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和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风靡整个贵族统治阶层和普通大众之中,以至于使得这个终日追逐利益却没有限制的“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更是只顾眼前利益,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不惜破坏环境。 二.英国政府治理雾霾的主要经验 进入 20 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 染。 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制定了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依法治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关 闭电厂、建造高大烟囱、改造传统炉灶、集中供暖等。 1954 年,伦敦市率先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

文档评论(0)

balizuo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