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1. 020L10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concentration Iimits for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2006-11-06 发布2006-11-06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SJ/T 11363—2006言前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丰要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参见附录A。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晗、罗道军。I
SJ/T 11363—2006引言目前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由于功能和生产技术的需要,仍含有大量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这些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电子信息产品在废弃之后,如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以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减量化、替代为主要任务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已经提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为了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的,信息产业部等国务院七部委“从源头抓起,立法先行”,制定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第39号令),以立法的方式,推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旨在从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进口等环节限制或禁止使用上述六种有害物质或元素。为了配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在考虑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进口者从源头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污染的需要的同时,又考虑到监督检查机构实施监管或测试的可行性,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的要求,结合行业的现状、经济与技术上的可行性等等,制定出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合理的限值指标。I
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进入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电子信息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J/T11365—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物质 substance自然界中存在的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3. 2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hazardous substanceHS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不包括十溴二苯醚)。3.3电子信息产品 electronic information productsE1P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的电子雷达产品、电子通信产品、广播电视产品、计算机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专用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应用产品以及电子材料产品等产品及其配件。3. 4生产者 producer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自然人或法人。3. 5进口者 importer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进口的自然人或法人。3.6材料 materials-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如金属(镀层、焊料合金、黄铜)、塑料(ABS、尼龙、PVC)、陶瓷(介电材料)等等。1
SJ/T 11363-20063.7均匀材料 homogeneous materials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各部分均匀一致的材料。3.8adding (Hs) intentional ly有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者或进口者为使其产品达到某种性能指标而故意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并且所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视为有意添加:a)利用SJ/T11365一2006中第5章规定的方法所检测的铅、汞、为不合格的;b)利用SJ/T11365-2006中8.1规定的方法检测出含六价铬的。3.9零部件components电子信息产品中具有一定功能或用途的结构单元,如元器件、机箱、支架、螺丝钉、开关、导线等等。3.10检测单元 test unit可以直接提交进行定量检测的不需要进一步机械拆分的样品。4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一般由零部件以及材料构成,其基本的构成单元则是材料。为了达到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目的,首先将电子信息产品的这些组成单元按表1进行分类,当分类有重合或矛盾时,应该依照EIP一A/EIP一B/EIP一C的顺序进行归类,即如果能按EIP一A归类的则不宜归为EI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B_T 4715-201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钢渣.pdf
- SJT 10384-1993广播电视摄像机及应用电视摄像机三脚架通用技术条件.pdf
- TB 2826-1997电气化铁道密集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pdf
- QB 1209-1991自行车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pdf
- SY_T 5162-2014岩石样品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pdf
- SL 406-2007土工织物平面渗透仪校验规程.pdf
- SH 1148-2001工业用乙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普法.pdf
- YDT 1020.1-2004电缆光缆用防蚁护套材料特性 第1部分:聚酰胺.pdf
- SYT 7549-2000原油粘温曲线的确定 旋转粘度计法.pdf
- SJ_T 11141-2017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pdf
- QB 1558.1-1992台虎钳 通用技术条件.pdf
- SL 155-2012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pdf
- NY_T 2673-2015棉花术语.pdf
- SNT 1704-2006出入境口岸食源性疾病监测规程.pdf
- NY 5242-2004无公害食品 石榴.pdf
- SN_T 1035-2011进出口食品中产毒青霉属、曲霉属及其毒素的检测方法.pdf
- NYT 1597-2008动植物油脂 紫外吸光值的测定.pdf
- SHT 0671-1998二冲程汽油机油流动性及其与汽油混溶性测定法.pdf
- NY 525-2002有机肥料.pdf
- YD_T 1567-2013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终端(AT).pdf
最近下载
- DB3205T 1146-2024 微轻小型无人机机巢通用管理要求.docx VIP
- Robocop 2《机器战警2(1990)》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打工入党自传.doc VIP
- 中国多点微透镜近视离焦设计镜片框架眼镜近视控制效果评价和安全配戴专家共识(2025年).pdf VIP
- 14339网络传播法规复习资料.docx VIP
- GB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oc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建筑结构图集).pdf
- DB15T 4133-2025盐碱耕地改土培肥抑盐合理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病理科三甲评审要求.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