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367—2009进出境植物种子种传病原检测操作规程Procedures for the detection of seed-transmitted pathogensin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seeds2009-09-02 发布2010-03-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技115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SN/T 2367—2009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原理5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6准备工作7现场检查与取样8直接检查9植物病原真菌10植物病原细菌·11植物病毒·12植物病原线虫13样品保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种传病原真菌及其检验方法10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种传病原细菌及其寄主16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种传病毒及其寄主18附录D(资料性附录)主要种传病原线虫及其寄主23附录E (资料性附录)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24附录F(资料性附录)主要培养基及配制方法25附录G (资料性附录)血清学检测方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27附录H (资料性附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29附录I (资料性附录)致病性测定方法32附录J (资料性附录)指示植物33
SN/T 2367--2009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I 和附录J 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石明、廖富荣、余芳平、陈青、陈红运、王宏毅、吴媛。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1
SN/T 2367--2009进出境植物种子种传病原检测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种子传播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包括类病毒)和线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检疫鉴定的程序和一般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植物学概念的真种子和作为繁殖材料的果实(如:颖果、瘦果、核果、坚果等);不适用于植物营养器官的块根、块茎、鳞球茎、地干或地土茎、以及嫩枝和吸收枝等农业概念的“种子”,以及人工、人造种子。经过化学或物理处理的种子(如种衣剂处理)可以参照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构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085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植物检疫手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3术语和定义3.1种子seed各类植物繁殖材料的总称,包括三个涵义,即A植物学概念的种子:由植物母株花器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经过雌雄配子的有性结合所产生,也称真种子;B植物学概念的果实:由植物母株的子房壁或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来的外果皮,也称为“子实”或“子粒”,如多数禾本科作物的赖果,向日葵的瘦果,菊科蔬糜作物的双悬果,甜菜的小坚果,果树林木的坚果和核果等;C作为繁殖材料的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甘薯的块根,葱蒜类的鳞茎,慈姑的球茎,甘蔗的地上茎,杨柳的嫩枝,以及莲的吸收枝等。本标准所指种子为 A、B所述。3.2种传病原 seed-transmitted pathogens附着或寄生于种子外部、内部,或混杂于种子中,以种子作为载体或媒介传播为害新生植物体,引起新生植物体局部或系统侵染病害的植物病原物。种传病原包括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含类病毒)和线虫。Paul Neergaar(1979)试图将种子只是传带病原物而不会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病原物称为种带病害(seed-borne diseases),而将还会引起植物病害的称为种传病害(seed-transmitted diseases)。由于两者难于区分,本标准统一采用种传病害。4 原理4.1病原真菌4.1.1以病菌的子实体或病组织混杂在种子中间,如小麦、大麦和黑麦等禾本科种子中的黑粉菌菌瘿、1
SN/T 2367—2009麦角;水稻种子中稻曲病的菌核等。病原菌与种子一起休眠后萌发,进行局部或器官专化性侵染。子实体和病组织可以用肉眼检查。4.1.2以繁殖体(无性或有性的孢子)或菌丝体附着在种子的表面,当种子萌发时进行局部或系统侵染。可以采用分离培养或洗涤方法进行检验。4.1.3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的种皮或颖壳内或种皮与颖壳之间,随着种子的萌发而萌发,引起局部侵染或系统侵染。可以采用萌发、分离培养的方法进行检验。4.1.4以菌丝体侵人种子的内部,特别是早期侵入,潜伏在种皮以内的组织中。肉眼可以观察到种子的表面的不同程度症状;由于是内部感染,需要用分离培养或萌发的方法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 1295-1991家用电冰箱用封磁条.pdf
- SN 0801.14-1999进出口动植物油脂 色泽检验方法.pdf
- QB_T 1995-2005工业明胶.pdf
- SC_T 6080-2015渔船燃油添加剂试验评定方法.pdf
- QB 2829-2006螺旋藻碘盐.pdf
- NY 912-2004饲料添加剂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pdf
- SYT 5685-1995石油物探生产技术管理信息代码.pdf
- QB 1178-1991工业缝纫机 振动的测试方法.pdf
- SNT 2410-2009玩具中着色剂的测定.pdf
- QB_T 4674-2014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pdf
- NYT 1441-2007椰子产品 椰青.pdf
- WS 372.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 第2部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pdf
- WS_T 357-2011骨代谢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pdf
- SC 8124-2001木质渔船玻璃钢被覆施工质量检验.pdf
- YD_T 1312.13-2013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3部分:移动通信终端适配器.pdf
- QB_T 5218-2018罐藏食品工业术语.pdf
- SY 6562-2011轻烃回收安全规程.pdf
- QBT 1746-1993健身球.pdf
- SN 0284-1993《出口禽肉中癸氧喹酯残留量检验方法》.pdf
- SJT 10112-1991SD005A型高频接收机.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