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儒林外史》的结构新形式 全书没有贯穿首尾的中心人物与主要事件,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与全书结构相匹配的思想内容 第一回最后写王冕隐去,意味着在将来的日子里,将出现价值缺席;第二部分是表现在无理性情况下,士人心灵的浮躁与扭曲;第三部分是士人对价值重树的努力,虞育德在努力以一真儒身份对上述重建的成果加以呵护。第四部分表达深深的无奈。最后,以四大奇人为新理想寄托。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四)语言高度纯熟洗炼 《外史》的语言是一种高度纯熟的白话,单纯明净,清新洗炼,‘能写出其人之骨髓’ 。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第3回》 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第6回)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第五章 《儒林外史》 明清知识分子的浮世绘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本章内容 一,文木老人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三,《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现代人对此书的评价: 小说家张天翼说:《儒林外史》的人物,“只要一记起他们,就不免联想起我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联想起我自己的一些熟人……似乎觉得他们是我同时代的人。后来越想越糊涂,简直搞不清他们是书中的人物还是我自己的亲戚朋友了。”(《读儒林外史》,《文艺杂志》2卷1期,1942年12月15日) 吴组缃先生在80年代说:“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和命运,除了反右、文革、上山下乡之外,《儒林外史》里已经全有了。” 第四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文木先生(1701~1754)穷困潦倒了一生,他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叛逆而追寻,清醒又无奈,他用其如椽巨笔写成描绘知识分子群体千态百象的《儒林外史》。一部《儒林外史》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用心弦弹奏的讽刺交响乐,我们掩卷而思、细细回味,能够听出作家的愤恨和鄙夷,抗议和悲哀。 第五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一,吴敬梓生平: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滁州全椒人,中年移居南京秦淮河畔,自称秦淮寓客,书斋为文木山房,故晚年号“文木老人”。 第六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吴敬梓其它著述 《文木山房集》十二卷,已佚。今存乾隆年间刊行之四卷本,为他四十岁之前的诗文作品。1999年发现《文木山房诗说》。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儒林外史》的不同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 第八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二、《外史》的结构组成 第1回,以王冕笼罩全局;第56回,呼应开头 2~30回,揭露科举制度下士人的丑态及其灵魂的扭曲; 第31—46回,树立真儒典范; 第47—55回,在现实面前的深深无奈和悲凉的沧桑感。而作者的理性思考,也是同步表现出来的; 56回,以四大奇人为新理想的探索——自食其力、不受功名富贵牢笼的新人物。 第九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三、《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外史》以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为中心,站在俯视整个封建文化的高度,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是一部儒林丑史,又是一部儒林痛史。简单说:一是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二是对理想人生的热切追求。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闲斋老人”序云:“名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传》曰‘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是书有焉。”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文行出处 第一回后半部叙述秦老爹于洪武四年进城,带回了一本邸抄:王冕看上面载有“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说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文行”者指儒者的学问、人品、境界、践履。“出处”者则是《论语》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孟子》之“达兼”、“穷独”。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2022年,8月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