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言 文 课 外 阅 读 练 习 题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 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吾欲之南海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④子何恃而往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 分)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三、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 坐:因为。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 仕: ( 2 ) 席上食菱 食:
(3)欲以去热也 以: )欲以去热也 去: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
四、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 )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
③饯行于郊衢.(. ). 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翻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五、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 )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③资给以.书( ) ④遂.成大学(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
3 . 出 自 这 个 故 事 的 一 个 成 语 是 , 从 字 面 上 看 , 这 个 成 语 的 意 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 一听之,处士逃。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为: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 〈4〉曾子之妻之.市 ( )
〈5〉学而时习之. ( )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
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