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随堂练习(附答案)word版.pdfVIP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随堂练习(附答案)word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9 课 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 y t ng t ng du n h n w ng w i ū ú ó ó à ú á é h ji m t n xi ng d ji ji ē ǔ ù ó ɡ ō ì ā é 二、比一比,再组词。 独( ) 异( ) 符( ) 换( ) 浊( ) 导( ) 附( ) 唤( ) 三、.写出反义词。 深—________ 明—________ 异—________ 四、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千门万户瞳瞳日 瞳瞳:________________ .. 2.路上行人欲断魂 断魂:________________ .. 3.每逢佳节倍思亲 倍:________________ . 4.爆竹声中一岁除 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 ... 五、填空。 1.《元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祥和景象。 2.《清明》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 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伤情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____代诗人________独在异乡,在 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 的情景,表达 了作者__________的 感情。 六、根据诗意写诗句。 尾页附答案解析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 苏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 的桃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向人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课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快)____________,声音应稍(低缓高昂)_______ _____。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 的话浓缩为一句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清明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在江南。 雨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 角落。乡间小路上,撑油纸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披蓑戴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