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 一、过梁 通病现象 过梁搁置长度小于 250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7.2.4: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 5mm,间距不宜大于 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25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30mm。 中南标建筑图集:过梁支承长度:伸入有承重墙体的门窗洞口边 300mm。原因分析 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防治措施 集中浇制过梁时,下部须在平整的硬地坪上或铺设夹板,采用平板(或小型手提式) 振动机振实; 过梁选用长度应为洞口宽加 500,过梁两边应各搁入墙内 250;厚度不小于洞口净宽的 1/10,大于 1200 的门洞过梁应配置箍筋,具体规格按《12ZG313》选用; 过梁顶与结构底标高之差小于过梁高度时,宜与结构梁一起现浇,现浇过梁底标高宜应考虑地面装饰厚度; 当门窗洞与柱、墙边距离小于 300 时,应在柱墙植过梁钢筋,过梁改为现浇,浇筑前应将柱、墙面打成槽齿状。 标准做法 二、门窗框预制块 通病现象 门窗框两侧未设置混凝土预制块或实心砖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门窗框固定中距 500mm,边距 200mm,如混凝土构件则改用射钉Φ3.7*42 固定。 原因分析 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 防治措施 门洞口用C20 混凝土预制块,每边不少于 3 块,用水泥砂浆与砌体粘结。窗洞口用 C20 混凝土预制块每边不少于 2 块,垂直间距不大于 500mm,用水泥砂浆与砌体粘结; 建议在施工前提前与门窗施工单位就门窗固定实际位置进行确定,再按照确定的位置进行留设。 标准做法 三、组砌方式 通病现象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通缝和“二层皮”,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6.2.6:砌体组砌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原因分析 搁底排砖不正确; 由于混水墙,忽视组砌方式; 没有按照皮数杆控制砌砖层数而造成砖墙错层。 防治措施 控制好摆砖搁底,在保证砖砌灰缝 8~10mm 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窗间墙、柱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 对混水墙的砌筑,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意识教育,砌筑时要认真操作,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 1/4 砖长; 半头砖要求分散砌筑,一砖或半砖厚墙体严禁使用半头砖; 确定标高,立好皮数杆。第一层砖的标高必须控制好,与砖层必须吻合,砌筑前将墙体按照层高画出排版图; 砖墙横竖向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 以提高砌体强度。 标准做法 四、灰缝控制 通病现象 砖缝砂浆不饱满(且未勾缝)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砖砌体工程 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 砌体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原因分析 砖层水平灰缝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使底灰产生孔穴,砂浆层不饱满; 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用干砖上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标号。防治措施 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改进砌筑方法;并推广“三一砌筑法”; 严禁用于干砖上墙;冬季施工时(白天在 0℃以上)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控制蒸压加气块的规格尺寸,援用干粉粘结剂作砌体粘合,并采用 1MM 厚镀锌铁板制成的L 型专用角铁,用射钉及膨胀螺栓使填充墙与柱、墙顶梁、构造柱拉结,将灰缝控制在 2-3mm。 标准做法(一) 砌筑完后采用勾缝小工具进行勾缝 标准做法(二) 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薄层砂浆砌筑法是指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 2mm~4mm。)进行砌筑的墙体,灰缝厚度控制在 2mm~4mm 范围内,采用专用砌筑粘接剂进行砌筑,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要求达到 100%。 五、顶砖 通病现象 墙体顶部砌筑不符合要求,灰缝不密实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 14d 后进行。 原因分析 砌体施工没有立皮数杆,灰缝不均匀; 标高控制不到位。防治措施 施工前交底清楚,墙两端立皮数杆,严格控制标高; 在墙体砌筑 14 天后,砖墙墙顶应用标准砖斜砌,逐块刮浆挤紧,砖的倾斜度控制在 60°左右(即 200 高); 当墙体长度≤2m 应沿同一方向斜砌,两端放置预制三角混凝土块,当墙体长度2m 双向斜砌,中间放三角混凝土块;里外砂浆应填塞紧密,外墙外侧 1/2 厚斜砖待结构验收前镶砌; 对于砌块墙:通过皮数杆控制填充墙顶部的高度,可留 30mm 空隙,

文档评论(0)

tongfazixu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机构从事文档编辑咨询服务。

认证主体江西通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60702MA3AC78R8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