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治荔枝主要病害的药剂及使用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治荔枝主要病害的药剂及使用方法 在荔枝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疾病和危害,尤其是荔枝的开花期和成熟期。通常为高温、高湿和多雨天气,为发展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荔枝霜菌病和炭疽病的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为了解我国荔枝产区防治病害的杀菌剂使用现状, 指导荔枝果农正确用药、安全用药, 减少用药成本, 提高防治效果, 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控制岗位团队于2009年和2010年采取问卷调查及团队成员实地调查的形式, 对杀菌剂的种类及其使用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并就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 对今后杀菌剂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1 发酵菌种的筛选 通过全国9个荔枝综合试验站所覆盖的产区和广州地区发放并收集的近312份调查问卷, 以及团队成员在荔枝产区调查的杀菌剂使用情况, 对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所使用的杀菌剂进行了归类总结 (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看出, 各产区在荔枝病害防治上使用杀菌剂的种类比较丰富, 单剂和复配杀菌剂均有应用。既有保护性杀菌剂, 如代森锰锌、百菌清、代森联、丙森锌、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也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杀菌剂, 如甲基硫菌灵、甲霜灵锰锌、噁霜灵、精甲霜灵锰锌、三乙膦酸铝、噁唑菌酮、霜霉威、溴菌腈、苯醚甲环唑等。但也有部分产区防治杀菌剂比较单一, 如广西北海产区, 防治荔枝霜疫霉病仅用多菌灵和井岗霉素;在海南和北海产区, 防治荔枝炭疽病只使用甲基硫菌灵。 2 立地条件和病害防控意识薄弱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大部分果农反映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最为常见, 也是造成较大损失的重要病害, 所以病害的防治也主要围绕这两个病害进行。果农对病害的防治意识多数还是比较好, 但在如何提早预防病害、对症下药、正确用药、安全用药及减少用药等方面则比较薄弱。对病害防控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得较少, 对果园病害的发生发展没有明确的概念, 对病害种类难以区分和辨别。农药知识掌握不多, 多数果农依据农药商家推荐而使用, 而农药商家推荐用药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有所不足。 2.1 被药剂防治的药剂 在防控荔枝炭疽病的农药中, 个别产区将主要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剂甲霜灵、精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用于防治该病, 也有将用于防治炭疽病的药剂咪鲜胺用于防治霜疫霉病, 或将主要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的井冈霉素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 甚至有极个别果农用杀虫剂灭扫利用于防治荔枝炭疽病。有的产区在荔枝整个果期长期使用铜制剂防治病害, 这易引起重金属超标等安全性问题, 在荔枝果实发育中后期应强调不推荐使用铜制剂。 2.2 其他抗病剂的使用 虽然有些产区所用杀菌剂种类较多, 但多为传统或较陈旧杀菌剂, 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如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等均为比较传统杀菌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等虽有内吸和治疗性作用, 但是这些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只有中等防效, 使用历史已有几十年;而代森锰锌、百菌清则是保护性杀菌剂, 在病害发生前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病害发生较重时最好能使用治疗作用较强的杀菌剂, 才能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 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 建议上述的杀菌剂最好能与其他新的杀菌剂交替使用或使用复配制剂。有条件的可选用一些新的防治效果更优良的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 既能提高和增强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又能提高荔枝果实的安全性。 2.3 复配制剂的使用方法 在进行调研的荔枝产区中, 多数果农认为防治病害目前最好最常用的方法仍是采用杀菌剂防治, 且使用甲霜灵、精甲霜灵等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占的比例较高, 说明是比较对症下药的。但由于这类药剂作用位点较单一, 病菌对这类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 因此建议杀菌剂使用中除单剂防治外, 复配制剂也应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中的重要杀菌剂品种。研究和实际应用也表明, 合理混配在提高防效、扩大杀菌谱、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延长杀菌剂使用寿命和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而, 在使用上述类型的杀菌剂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 并控制连续使用次数。最好的方法是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或使用复配制剂, 以减缓或防止荔枝霜疫霉菌对此类型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 3 预防和处理荔枝疾病的新药物和配方 3.1 水分散粒剂防治 50%安克 (烯酰吗啉) 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69%安克锰锌 (烯酰吗啉·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500~600倍、10%氰霜唑悬浮剂1000~1500倍、250g/L阿米西达 (嘧菌酯) 悬浮剂1000~1500倍、25%凯润 (吡唑醚菌酯) 乳油1000~1500倍, 250g/L瑞凡 (双炔酰菌胺) 悬浮剂1000~1500倍、60%百泰 (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水分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