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天然草地瑞香狼毒研究进展
?
?
王 欢,马青成,耿朋帅,冯 柯,吴晨晨,王建国,赵宝玉*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动监站,内蒙古阿拉善750300)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俗称断肠草、馒头花、红火柴头、闷头花,为瑞香科狼毒属(Stellera)多年生草本植物。瑞香科植物全世界约有50属500余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主产非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大洋洲,我国有9属90多种,主要广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南地区。瑞香科有毒植物主要分布在狼毒属、瑞香属(Daphne)和荛花属(Wikstroemia),狼毒属植物共6 种,我国仅存在瑞香狼毒1种,生于海拔2 600m~4 200m 的干燥向阳高山草地、草甸草地、荒漠草地、丘陵或河滩砾石地。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有毒植物之一,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的草甸草地、典型草地、高寒草地以及荒漠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一般情况下,在适度放牧的草地,瑞香狼毒在草地植物群落中以偶见种或伴生种存在,而在放牧过度的退化草地常成为优势种或退化草地的建群种存在[1]。多年来,由于受干旱、超载过牧、人类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天然草地严重退化,导致瑞香狼毒、棘豆(Oxytropis sp.)、乌头(Aconitumsp.)、橐吾(Ligulariasp.)和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等有毒有害植物在这些地区泛滥成灾,现被视为草地退化的警示性植物[2]。
近年来,退化草地瑞香狼毒的滋生和蔓延,导致草地优质牧草种类和数量减少,草地生产力下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安全,被我国列为天然草地重点防控的毒害草。然而,对天然草地瑞香狼毒的研究已引起生态学、有机化学、药学及草业科学界学者的普遍关注,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成分、毒性、化感作用、药理活性、杀虫活性、化学防控等方面,并取得重要成果。本文从瑞香狼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化学成分,毒性,化感作用,危害与防控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人们充分正确认识瑞香狼毒在天然草地群落中的重要性和生态作用,科学合理利用瑞香狼毒资源提供参考。
1 瑞香狼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瑞香狼毒属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内面淡黄色,表面棕色;茎直立丛生,不分枝,绿色,偶带紫色,草质,基部木质;叶散生,近轮生或稀对生,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至灰绿色,披针形至椭圆状长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稀钝形,基部圆形至钝形或楔形,全缘,无毛,叶柄短;多花的头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或黄色,花萼冠状,萼筒细管状,先端5裂,雄蕊10枚,2轮环生,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头状,果圆锥形,种子1枚,花期5月~8月,果期7月~9月[3]。
瑞香狼毒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等地的干草地、沙质草地和典型草地的退化草地上,为草地植物群落的伴生种。尤其是在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新疆等省区重度退化的天然草地已成为优势毒害草建群种。瑞香狼毒的出现是草地植被长期逆向演替的产物,具有与其他植物物种竞争的能力,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和适应逆境条件。根据不完全统计,青海省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分布面积达140万hm2,甘肃省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分布面积达54.67 万hm2,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达13.30万hm2,新疆伊犁州昭苏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分布面积达3.23万hm2(表1)。
2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我国对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1963年黄文魁首次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第1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并命名为狼毒素,随后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就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分离出几十种单体化合物。截至目前,瑞香狼毒中分离鉴定出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香豆素类、二萜类、木脂素类及苯丙烯醇苷类等。
2.1 黄酮类化合物
罗喜荣等[4]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含量为13.47g/kg,其中根总黄酮含量为11.26g/kg,叶总黄酮含量为29.20g/kg。目前已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二氢双黄酮类[5],有狼毒 素(chamaejasmine),7-甲 氧基狼毒素(7-methoxy chamaejasmine),狼毒素A、B、C(chamaejasmine A、B、C),新狼毒素A 和B(neochamaejasmine A and B),异 狼 毒 素 (isochamaejasmine),狼毒素外消旋体(chamaejasmine(dl-),内 消 旋 体 异 狼 毒 素[isochamaejasmin(meso-)],优狼毒素A、B、C(euchanmaejasmi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