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杨异墓志》补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杨异墓志》补校 隋朝杨氏墓志是《隋朝杨氏墓志》的全称,也是《隋使节上福仪、三师宰相吴州知事昌乐区杨氏使臣墓志序》。该志有盖,盖上篆书:『大隋使持节上开府工部尚书吴州总管昌乐公杨使君之墓志』五行,行五字。 志高五十六点五厘米,宽五十六厘米,青石质,志文二十五行,满行二十八字,楷书,有界格。二〇〇六年秋陕西省华阴市出土。志中所载杨异事迹,不仅与《隋书·杨异传》记载有异,可补正史实,而且书法精美, 足资楷模。 首先是志主杨异的生卒时间,春秋寿龄,史载简且误,而志载甚详。《隋书·卷四十六·杨异传》载: 『杨异字文殊,弘农华阴人也。……时晋王杨广镇扬州,诏令异每岁一与王相见,评论得失,规讽疑阙。数载,卒官,时年六十二。』按以传载,杨异之卒在晋王杨广镇扬州期间。《隋书·卷三·炀帝本纪》:『炀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三子也。……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显然,杨异之卒应在开皇年间,具体何年?传载不详。而志载开皇『二十年九月二十七日薨于州镇,春秋六十有八。』志载杨异卒年及寿龄甚详,当以志补正。 其次,据志载杨异开皇二十年(公元六〇〇)卒, 春秋六十八,可知杨异当生在公元五三二年。由此志传互校推及杨异生平,知杨异『髫龀就学,日诵千言,见者奇之。九岁(公元五四二年)丁父忧,哀毁过礼,殆将灭性。及免丧之后,绝庆吊,闭户读书。数年之间, 博览书记。周闵帝(宇文觉)时,为宁都太守,甚有能名。赐爵昌乐县子。后数以军功,进为侯。』1以志载杨异历官与史相校,杨异『为宁都太守』,先赐爵昌乐县子,时年二十五岁。『后数以军功,进为侯。』1不仅如此,据志知,此时他还曾历官『辅国将军、中教大夫、车骑将军……迁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寻以本官为左旅大夫、封昌乐县开国公。』2『及帝(隋文帝杨坚)践阼,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拜宗正少卿, 加上开府。』1杨异时年四十九岁。开皇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杨异升为『益州总管府长史……寻除西南道兵部尚书。又为宗正少卿。除工部尚书。』2传载此时 『擢拜刑部尚书』1不确,当以志正之。『开皇十二年 (公元五九二)出总管吴、泉、括、婺四州诸军事,吴124州刺史。』2此历官史传缺失,当补。至开皇二十年 (公元六〇〇)九月廿七日杨异六十八岁,薨于州镇, 终于完成其不凡的历史使命。 详,当以志补正。 于平。 第三,史载杨异祖、父历官,亦有缺失,志载稍祥。其如《隋书·杨异传》载:『祖钩,魏司空。父俭,侍中。』而志载杨异『袓钧,司空、文恭公。父俭,金紫光禄大夫、夏阳庄公。』《隋书》仅载其职官,而无爵位,而志载官爵俱显,当以志补史。 (公元六〇〇)卒, 公元五三二年。由此志传髫龀就学,日诵千言,见 )丁父忧,哀毁过礼,殆 ,闭户读书。数年之间, 时,为宁都太守,甚有能 』1以志宁都太守』,先赐爵昌数以军功,进为侯。』1曾历官『辅国将军、中教 、右光禄大夫。寻以本国公。』2『及帝(隋文帝一年)拜宗正少卿, 第四,通观该志书法,结体清疏痩劲,意态端庄。 用笔纤痩,志拙刚劲,整饬可观。尤其从谋篇布局上, 使人感到一种简古清拔的意韵,令人爱不释手。倘细细品味,我们从这种结字的端严精健中,不仅可以看出其似不经意的自然跌宕之态,而且从笔势的刚劲纤瘦、留放有则中,又可看出毫不遮掩的宕逸自任的意气。虽然整篇文字界格纵横,但丝毫不掩其整体的意连势全, 充实饱满。可以说,书者这种创作中运用自然知白守黑辩证统一的创作理念,正体现了作者精湛的书法技艺和不凡的艺术修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志虽无书者之名,但此篇亦足可称为隋志中别开生面的优秀之作,倘跻身隋唐书家的书作之列,亦毫不逊色。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