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龙船调水分传承与发展亦歌亦舞,旱地划船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将在湖北利川举行
恩施土族自治省利川市是鄂西南的一家地方苗族自治省。由于其相对完整的民族民间艺术,它被称为“长江文化走廊”和“巴楚文化之冰”。土家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因为色彩斑斓、织工精巧而闻名于世;民间舞蹈“摆手舞”、“毛古斯”、“肉连响”等因其舞姿洒脱、风格粗犷而广泛流行;民间传统器乐演奏的“打溜子、打家业”,更被誉为是“土家族的交响乐”;欲感受土家族与苗族歌舞的神奇和魅力,则要从传唱世界的经典民歌《龙船调》开始。
旱地划船载歌载舞——世界经典民歌《龙船调》
载歌载舞的《龙船调》,可谓是脍炙人口、唱遍全国。1991年10月,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5首优秀世界民歌”之一。
利川被誉为土家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的海洋。悠悠《龙船调》,浓浓土家情。1956年2月,《龙船调》经利川文化馆干部周绪卿、黄业威收集整理,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利川灯歌《龙船调》是群众在喜庆、集会时以彩龙船为道具,以本乡本土传统系列优秀灯歌(灯调)为曲调,划地为台、载歌载舞的民间歌唱表演形式。玩彩龙船时必唱民间歌曲,因其主要道具是彩龙船,所以这些灯歌被群众统称为“龙船调”。
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载歌载舞是利川灯歌《龙船调》的一大特色。一般在划彩龙船时,有幺妹、艄公等人物,花枝招展、低眉弄姿的幺妹,站在船心;蓝衫纶巾、手执折扇的潇洒书生,立在船头;两位燕尾椎髻、手舞花巾的丫鬟,殷勤地侍立船侧;麻衣驼背、手执桡片、扮相滑稽的艄公追随船尾,或随龙船飞旋起舞,或踏歌翩跹进退。群众喝彩者有之,合唱者有之,鞭炮声、鼓乐声,此起彼伏,情景十分热烈。
《龙船调》既是利川群众划彩龙船时所唱系列曲调的统称,又是利川优秀民歌《龙船调》的专指。著名歌唱家王玉珍、刘家宜、王洁实、谢丽斯、梦鸽、魏金栋、汤灿等都曾先后演唱过《龙船调》。2004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演唱会时,特别选择了这首观众互动性很强的民歌,当她唱到“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吗?”时,金色大厅演出现场金发碧眼的欧洲观众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异口同声地齐声应和“我就来推你嘛!”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在世界乐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巴山楚水,旱地划船,载歌载舞,处处不是舞台,处处又都是舞台。舞的是龙舟竞渡,唱的却是园里种瓜;演的是彩龙飞舞,唱的却是上山砍柴。内容和形式看似相悖,环境和情节看似颇不相干,然而观众和演员却在参与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幻想和祭祀却在歌舞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亦在相撞、相融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正是利川灯歌《龙船调》显著的民族艺术特征。
民族民间舞蹈绚烂多姿
利川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傩戏舞和摆手舞、花灯舞、莲花落、蚌壳舞、打土地、肉连响等。
2008年,文化部公布了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省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成功进入“传统舞蹈”项目;2009年5月,文化部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全国共706人榜上有名,而进入“传统舞蹈”项目的56人中,就有一位来自利川,他就是今年已经有80岁高龄的吴修富老人。
虽说已是年逾八旬,但吴修富仍然身手矫健、能歌善舞,他把秧歌舞、耍耍、跳丧舞、打连厢等民间舞蹈的动作融为一体,通过拍击肩、臂、额、肘、胯、腿、脚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其舞蹈动作和声响效果,跟长江流域的安徽省、江苏省等地流传的霸王鞭、打金钱、打连厢等相似,由于不用道具,只是通过双手与身体各部位接触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所以人们把这种舞蹈称之为“肉连响”。
为了让“肉连响”这古老而又具民族特色的舞种保留和传承下去,吴修富在“肉连响”中融入利川地区土家族其他优秀民间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跳丧舞、地盘子、耍耍等的优美身段,配以流畅、轻快的利川民歌,载歌载舞、酣畅淋漓,使之更具观赏性,提高了舞蹈的情趣。由于“肉连响”的主要动作是手掌拍打身体的裸露部分,如头、肩、肘、胸、胯、踝、足等部位,因此它又能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作用。如今,吴修富不但在利川培养了大批“肉连响”的传人,就连远在海外的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都有他的徒子徒孙。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的大型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中,土家族民间传统舞蹈“毛古斯”一亮相,就引起中外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目光。“毛古斯”在土家族语中的意思就是“浑身长毛的人”。“毛古斯”舞起源于远古土家族先民祭祀仪式及祭奠先人、承传祖风的崇祀大典。一般在表演时,结草为服,赤体以舞。舞蹈主要表现的是土家族先民渔猎农耕的创世活动,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现土家族民族繁衍、迁徙、渔猎、农耕等内容。“毛古斯”表演有人物,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对话,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丰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