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演化模式.docxVIP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演化模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演化模式 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丰富、发现多气田的盆地之一。例如,根据扎格罗斯、加拿大西部、东加拉、撒马利亚北坡、美国落叶松和沃希托的六个前陆盆地,传统的石油储量超过200212m3,天然气超过23.6.12m3。此外,还知道重油、油沙和沥青路面的储量为4600-108m3。统计表明,排名世界前120个大油气田油气产量占全世界油气产量的47%,其中位于前陆盆地中的大油气田70余个(占59%);排名世界前14个特大油气田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其中10个位于前陆盆地中(middle east ecnomic survey, 2002)。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和勘探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库车前陆盆地中的克拉2气田的发现,使前陆盆地再次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点。最新的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资源丰富,资源量很大,中石油矿权区原油资源量为67.0×108t、剩余原油资源量46.2×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7.67×1012m3、剩余资源量为6.84×1012m3。中西部前陆盆地是继全国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的第二大油气勘探领域。 但是,中国中西部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许多中、新生代盆地都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程和构造变形特征。Bally和Snelson(1980)称之为独特的“中国型”盆地;Graham和Hendrix等(1993)认为是“碰撞继承”盆地,而中国许多学者以“再生前陆盆地”命名[6,7,8,9,10,11,12,13,14,15,16,7,8,9,10,11,12,13,14,15,16]。不管这些专家学者以怎样的名称来研究这些盆地,在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上,学者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即这些盆地的构造性质与特提斯洋的演化有关,这种大陆碰撞造成的应力在青藏高原联合地体之间传递,一直传播到很远的大陆内部,从而发育盆地特有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在盆地的周缘地带形成了典型的大规模冲断带。 1 中国西部阿鲁盆系的形成和分布 1.1 阿尔海克盆地的概念 (1) 成因类型及区域差异 世界上典型的前陆盆地通常发育在线性收缩造山带和稳定的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这主要是由造山带中的折冲带载荷引起的挠曲沉降形成的。与其他盆地类型相比,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具有如下特征:①前陆盆地沉积充填在横剖面上呈楔状,它的最厚部分与褶皱冲断带相邻或一部分位于褶皱冲断带之下;②前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相邻的褶皱冲断带,其次来源于克拉通一侧;③挠曲隆起或前隆可能将前陆盆地的主体部分与克拉通分开。纵向上,前陆盆地通常消失于边缘洋盆地或残留洋盆地中或弧后扩张。Dickinson(1974)首先从板块构造角度提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两种成因类型,并探讨了两类前陆盆地地球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造山带外侧,与陆-陆碰撞(A型俯冲,图1a)有关。在洋壳消减后,大陆边缘随之俯冲,前陆盆地发育在俯冲的大陆壳之上,所以周缘前陆盆地的板块构造位置近蛇绿岩带而远岩浆弧带。周缘前陆盆地的典型实例如波斯湾周缘阿尔卑斯山前磨拉石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位于岩浆弧之后,与大洋岩石圈的俯冲(B型俯冲,图1b)有关,与沟-弧系保持大致平行的关系,从而构成沟-弧-盆体系。弧后前陆盆地的板块构造位置远蛇绿混杂岩带,而近岩浆弧带。北美落基山弧后前陆盆地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向北美大陆板块俯冲所产生的内华达岩浆之后的盆地,如西加拿大盆地和安第斯山东侧的新生代盆地。 (2) 中国前陆盆地类型分类及特征 中国中西部一些造山带周缘的压性盆地,总体具前陆盆地的结构、变形和沉积特征,其形成亦与大陆岩石圈的挤压挠曲作用有关。但在该造山成盆作用发生地区,并不存在同期的碰撞或俯冲作用。这类盆地的发育时限一般在碰撞造山期之后间隔较长时间,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是,特提斯洋的消减及非洲—阿拉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碰撞挤压应力在欧亚大陆腹地产生远距离效应,引起古老褶皱山系复活,大幅度隆升冲断,构造负荷导致前渊挠曲沉降,快速隆升、风化剥蚀及河流搬运的相互作用在山前地区堆积巨厚沉积物。对这种在中国存在普遍、特征典型的陆内会聚,罗志立等(1995)称之为“C型”俯冲(图1c);刘和甫等(1995)根据这些造山带分布的盆地与古特提斯构造阶段造山带在新特提斯构造阶段的再活动有关,称为再生前陆盆地,相当于Bally的“中国型盆地”或“喜马拉雅型”盆地;何登发等(1996)又称为晚期前陆盆地;陈发景等(1992)、曹守连等(1994)提出挠曲类前陆盆地或类前陆盆地的概念,特指远离造山带与岩石圈挠曲有关的类似前陆盆地的盆地。从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盆地充填和构造特征看,再生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和挠曲类前陆盆地或类前陆盆地都是类似的概念。鉴于中国前陆盆地具有以下特征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